大同社会谁提出的,世界大同是谁首先提出的?是中国人外国人?中国古人那朝哪代?( 二 )


民安居乐业,夜不闭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孔子的“大同”思想在正处于历史进步的时代因其具有明显的原始共产主义和“乌托邦”双重缺陷而不可能被统治者采用(事实上他老人家做官时自己也没能做到) , 但是作为一种政治的、思想的道德准则,还是作为一项普遍的真理而载入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宝库,成为为历代改良者、革命者甚至开明一点的集权者反复引用的经典 。
子给弟子们描绘理想的社会大致是这样的:在实施正确的方针政策时,可以让举国上下自觉崇尚社会公德 。把德能兼备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都来讲究信义、构建和谐 。因此,人们不只是尊敬赡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慈爱抚育自己的子女,还要使所有的老年人能老有所养、终其天年,有劳动能力的中年人都有工作收入 , 小孩子们能受到教育、顺利成长,让那些老光棍、老寡妇、没了父亲的孩子、没了后代的老人们以及残疾病人等都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男人要有职业 , 女子要及时嫁人(注意,现在还要求晚婚晚育、男女平等、同工同酬) 。人们憎恶不爱惜钱财的行为,却不是把钱藏在家里而为了独自享用;人们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和只谋私利的行为 。这样一来,社会上就不会有搞阴谋欺诈、抢劫偷盗和危害社会治安的人了;所以呢,家家户户都不用关上大门了 。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社会 。
天下为公,是为大同

大同社会谁提出的,世界大同是谁首先提出的?是中国人外国人?中国古人那朝哪代?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孙中山革命提出“大同社会”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的是的,出自《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孙中山把天下为公为己任 , 虽然没成功 , 但是还是个伟人
是的,出自《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孙中山把天下为公为己任,虽然没成功,但是还是个伟人
大同社会谁提出的,世界大同是谁首先提出的?是中国人外国人?中国古人那朝哪代?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天下大同的思想是什么,天下大同的思想是谁提出来的1.天下大同,原是古代儒家宣扬的“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思想底框 。
2.天下大同是孔子的理想,他讲“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中华民族应该亲如一家 , 情同手足 。
3.孔子也是世界华人的精神寄托和灵魂家园 。
4.孔子是华人文化的同根同祖同源 。
5.“大同”是“仁”的最终归途 。
6.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指人类最终可达到的理想世界 , 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 。
7.基本特征即为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 , 没有差异,没有战争 。
8.这种状态称为“世界大同”,此种世界又称“大同世界” 。
9.现代又加入了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融合的思想 。
【大同社会谁提出的,世界大同是谁首先提出的?是中国人外国人?中国古人那朝哪代?】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