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德国老人和媳妇之间没有矛盾,但德国老人无法享受家中老人的子孙后代的家庭幸福 。实际上,都有其自身的优点,你不能说好事和坏事都太过分了,实际上,婆婆与媳妇之间存在冲突,最可悲的是丈夫被夹在中间,婆婆要抚养丈夫并不容易,她这么大年纪,她还帮助看孩子,作为媳妇,我们应该更加耐心和体贴,并理解自己的婆婆 。 媳妇在照顾家庭和服务孩子的同时工作和赚钱并不容易,要成为好婆婆就要体贴媳妇的辛勤工作,并成为一个明事理的婆婆并不容易 。
因为德国的老人很多都不喜欢和子女住在一起,他们最多就是偶尔聚一下会,没有天天生活在一起,矛盾肯定会少很多;另外,德国老人也不会帮忙子女带孩子,他们不会插手儿女的事情,什么事情都让儿女自己去决定,没有参与固然也不会存在意见分歧的时候,也就没有矛盾了 。
因为中国的父母并不会因为孩子已经成年或者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就放开手,反而是更多的去干涉年轻人的生活,这样就造成了婆媳之间的矛盾 。
因为在德国很多婆婆并不会过多的插手到儿女之间的事情,而且在教育孩子方面也非常的尊重儿女 。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也不会过多的溺爱 。
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老人和外国的老人思想观念不一样,其实许多中国许多老人的观点都十分的传统,甚至有些落后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西方哪些国家的法律中,子女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德国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德国和中国的家庭观念】我国与西方养老现状之比较及其启示
http://www.crifs.org.cn2006年3月23日赵丽宏
[ 摘 要] 我国已进入老龄型国家, 养老形势严峻 。发达国家在老龄化高峰到来前20 年就开始重视养老问题,老年公民几乎全部领取养老金,但空巢和独居家庭普遍存在,由社区为其提供各种服务,体现了欧美独立生存的价值观 。出于国情,我国开始重视养老问题与老龄化高峰几乎同时到来 。弘扬“和文化”,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设计应从尊重老龄群体的观念和需求出发,鼓励并支持居家养老,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并发挥老年人自身作用 。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障制度;居家养老
据1999 年联合国对191 个国家的统计和预测表明: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共62 个,占总数的1/ 3。我国自2000 年开始已进人老龄型国家,并且有关专家预测,今后中国老年人口将长期居世界首位 。解决养老问题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发达国家都是在老龄化高峰到来前20 年就开始重视养老问题,其公民也是从40 岁就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 。出于国情,我国重视养老问题与老龄化高峰几乎同时到来 。因此,研究西方国家养老保障模式及其经验,努力探索各种养老途径和对策,动员包括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在内的一切社会力量,共同来解决这一问题,对于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具有重要意义 。
一、我国与西方养老现状之比较
1. 老年人的经济来源 。从19 世纪80 年代开始,西方各国普遍由过去传统的家庭养老逐步过渡到社会养老,现在已经完成了这项过渡,即或在农村,劳动者作为农业工人也已经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在发达国家几乎全部老人都可以领取养老金 。其养老的第一经济来源就是社会保险收入,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援助并不多见,而且老年父母在态度上也是反对接受现金援助的 。
在我国,这一点和西方社会的差异仍然是很大的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标准低、救助能力弱,因此,大多数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还需要子女赡养 。子女仍是老人社会经济支持网络中最重要的环节,代际之间的资源交换仍然很普遍 。据国家统计局1994 年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的排序中,57. 1 %的老年人主要靠子女或其他亲属提供经济帮助;其次,25 %的老年人主要靠自己的劳动收入;居第三位的是离退休金,占15. 6 %;主要靠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的仅占1 % 。也就是说,八成以上的老年人其主要的经济保障来自子女、亲属和自己[1 ]。另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 年,在全国60 岁以上未在业人口中,家庭成员供养是第一位的,占65. 40 %;其次是退休金,占29. 27 %;依靠基本生活费补贴的很少,占2. 38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宁德特产有哪些,宁德特产
- 两亲家第一次见面说话技巧 亲家第一次见面送啥
- 人与狗的dna有什么不同,狗的dna和人的dna差多少?
- 德宏是傣语的音译意思是什么,德宏是哪个省哪个市 德宏是属于哪哪个市
- 德先生和赛先生是谁提出的,历史中陈独秀提出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是什么意思?
- 百毅三桂山是什么药品,东元康通三桂山和景德堂有什么区别
- OPPO德国官网几乎清空是怎么回事 OPPO手机好用吗
- 德先生赛先生指的是什么,什么是德先生赛先生?
- 肯德基标志,肯德基皇冠标志怎么获得
- 属鸡什么时辰出生是上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