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由来,风筝的来历是什么?( 二 )


3、宋朝风筝已在民间广泛流行 。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中国的风筝流传到世界各地 。
4、先是传到日本等近邻国,又漂洋过海,传到了缅甸,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直到更远的东方岛屿上;另一线则顺着“丝绸之路”或蒙古人的征战路线进入了阿拉伯和西欧 。元代在中国为官17年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归国后,也把风筝介绍到了西方 。

风筝的由来,风筝的来历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风筝的起源风筝的起源如下:
风筝是由中国古代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 , 至今已2000多年 。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才完成 , 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 。
楚汉相争时,韩信曾命人制作大型风筝 , 并装置竹哨弓弦,在夜间漂浮在楚营上空,并让风筝发出奇怪的声音,来瓦解楚军士气 。
风筝的特点
风筝制作工艺考究,集扎、糊、绘、放于一体,骨架结构、系线位置、线的长短和根数、迎风的角度和力度,都很有讲究,否则就飞不高、飞不稳 。传统样式有串型(以龙头蜈蚣为主),筒子型(以立体宫灯为主),板子型(以八卦形为主),软翅型(以蝴蝶、晴蜓为主) , 硬翅型(以燕子、神话人物为主) 。 
风筝有北鸢、南鹞之分,各地各有特色:北京以“哈氏风筝”为代表,绘工华丽、扎架精巧,放飞空中,姿态优美 , 挂在墙上极富观赏性 。
天津以“风筝魏”最著名,骨架不用线绑 , 全凭打眼扣榫,图案绘制取国画和杨柳青年画精华 , 风格独特 。
潍坊风筝历史悠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 。胡敬珠、孙永春等艺人扎制的“龙头蜈蚣”风筝长达数百米 , 曾获全国风筝比赛一等奖 。
南通风筝以“板鹞”最具代表性,筝体以大为胜,筝面装满哨口,扶摇九天,声震四方 。
风筝的由来,风筝的来历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风筝的来源是什么?风筝古名“鹞子”,也叫纸鸢,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人公输般制造木鹊 , 成而飞之,并用以侦察宋城防御情况 。
五代后汉李邺用纸糊扎成鸢 , 引线乘风为戏,叫做纸鸢 。唐代古人在鸢首以竹为弦,风吹其上 , 发声如筝,所以又称风筝 。
此后风筝制作花样翻新,经过不断发展 , 到明清时期出现了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等著名的风筝产地 。
山东潍坊金鱼风筝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