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锤 因为我的名字王大锤,我失去了爱情( 二 )


他们还发现人们对男性化名字的能力评价高于女性化名字 , 对女性化名字的热情评价高于男性化名字 , 在这一点上 , 东西方的结果基本一致 。
男性化的名字更有助于女性职业发展的结论 , 这也被佐证过是一个事实 。
王大锤 因为我的名字王大锤,我失去了爱情
文章图片
我认识他越久 , 越是理解他遭受过的恶意 。
名字娘人也娘吗?
国外的研究称 , 用相反性别化的名字 , 会给人一种“不阴不阳”的失调感 。
甚至与有男性特征的女性相比 , 人们在生活中对有女性特征的男性持更加负面的态度 , 比如“假小子”的女生要比“娘娘腔”的男生更容易被社会接纳 。
娘娘腔的名字和人设 , 更容易遭受恶意 。
王大锤 因为我的名字王大锤,我失去了爱情
文章图片
研究发现 , 使用相反性别化名字的个体会被认为缺乏“应有”的性别特质 。
对于使用相反性别化名字的个体 , 名字传递的特质违反了人们对名字主人的性别预期 。
而对于缺乏“应有”性别特质的个体 , 人们会在其对应的刻板印象维度给出较低的评价(Hansen et al.,2017;Vaidis&Bran,2018) , 从而维护刻板印象 。
名字太容易激活刻板印象了 。
所以有些功能性团体 , 倾向于“花名”这样一个设定 , 通过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假名 , 希望实现更好地互动 。
王大锤 因为我的名字王大锤,我失去了爱情
文章图片
话说回来了 , 他真的娘吗?
以前不是 , 现在多少有点 。
当某个群体对你形成刻板印象的时候 , 或许初期你会反抗 , 但是慢慢地会发现自己慢慢地活成了他们想想看的样子 。
这是你为了融入集体 , 选择了“投射性认同” 。
不仅如此 , 一个名字 , 作为一个社会标签 , 发的社会态度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感知和性格发展 , 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外貌 。
王大锤 因为我的名字王大锤,我失去了爱情
文章图片
这种由名字刻板印象所导致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已在面孔上被发现 , 人们内化了名字图式代表的社会期望 , 并朝着这个期望发展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人们的外貌和他的名字变得越来越像 , 表现为“面孔-名字匹配效应”
我看了他一眼 , 抖了一下 , 赶紧瞥开目光 。
王大锤 因为我的名字王大锤,我失去了爱情
文章图片
像这种误解社会上太多了 。
有研究报告称拥有叠音名字(如李唯唯)比非叠音名字(如李唯)的被评价对象更让人们觉得像儿童、更加温暖而且更没能力 。
同时叠音名字对能力和温暖的知觉还会受到工作类型的调节———人们会觉得拥有叠音名字的人更适合从事服务性的工作 , 拥有非叠音名字的人更适合从事技术性的工作;
不仅如此 , 声音和脸型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观感 。
人们倾向于将圆唇发音的名字与圆面孔匹配 , 将扁唇发音的名字与尖面孔匹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