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通,气就不顺,去除“认知疾病”,身心才能健康
文章图片
我们做心理咨询工作 , 接触了太多来访者 , 他们倾诉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憋屈 , 工作不顺利、家庭矛盾多、孩子太叛逆等等 , 感觉生活很难 , 事事不称心 。
生活的确很难 , 但要改变却只能靠自己 , 而且很多时候看起来是现实让他们受苦 , 但其实根源在于自己对事情的看法 , 那些事情为什么会让人痛苦?因为想不通 , 因为没有达到自己心里想要的结果 。
罗大伦博士在《女性90%的病是憋出来的》写道:“想法不通导致情绪憋屈 , 是认知扭曲导致了不良情绪 , 最终引发出一系列疾病 。 ”
他把那些想法称为“认知疾病” , 最常见的有四种:
一是“比较病” 。 这些人总是喜欢与别人比较:“凭什么他们就称心如意 , 自己却过得这么辛苦 。 ”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 , 人就会愤愤不平 , 并且难以释怀 。
二是“应该病” 。 认为事情“应该这样 , 不应该那样” , 当事与愿违后 , 便心怀不满 , 情绪久久不能平静 。
三是“受害病” 。 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 , 这样的想法会让他们长期浸泡在委屈和怨恨中 , 悲悲戚戚 , 看不见生活中的光明 。
四是“嫌弃病” 。 认为自己不够好 , 没有多少价值 , 被人嫌弃 , 并由此滋生自卑、羞愧、不安、内疚、忧郁和失望等情绪 。
文章图片
人们90%的情绪都是无意识的 , 如果有错误的认知 , 就会导致绪喷涌而出 , 无法及时排解 , 最终憋屈在身体中 , 导致百病丛生 。
所以你想要生活顺心 , 想要控制情绪 , 必须从内心深处实现改变 。
改善上面说的四种“认知疾病” , 根本的办法就是放下过去的固有认知 , 打开格局 , 用更大更高的维度来看待事物 。
文章图片
有句话说:“从二十楼往下看 , 看到的是良辰美景;从二楼往下看 , 看到的是垃圾成群 。 ”
站在更高的角度 , 现在自己烦恼的事都不是事儿 。
有个故事讲一个乞丐 , 整天在街上乞讨 , 他最烦恼的事情并不是自己日子过得很惨很卑微 , 而是隔壁的乞丐每天都比他讨得更多 。
我们可能会笑他眼界太窄 , 但我们不也常常抱怨同事资历浅却升职快 , 嫉妒有人做得少却得到的多吗 , 也许是因为我们高度还不够 , 格局也还太小 。
当一个人见过天地 , 见过众生 , 打开格局开始去见自己的时候 , 他就会越来越清楚自己要什么 , 去除“比较病” 。
文章图片
国学大师钱穆曾游览一座古刹 , 看到一个小沙尼 , 在一棵历经五百年的古松旁种夹竹桃 , 准备第二年赏花 。 他感慨道:“以前 , 僧人种松树时 , 已经想到寺院百年以后的发展了;今天 , 小沙尼在这里种花 , 他的眼光仅仅是想到明年啊!”
钱穆这番感慨道出了一个道理:大事难成 , 是因为心中的格局太小 。 心中的格局 , 是指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 。 为人处世 , 最重要的不是能力的高低 , 而是格局的大小 。
格局大了 , 把人生放到一个更长的时间段来看 , 人会发现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人不会再因为一时的不如意而怨天尤人 , 也不会一叶障目找不到方向 , 会真正放下“小我” , 不被琐碎的小事牵绊 , 不会再有“应该病”和“受害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大寒 等一场雪停,等一朵花开,只要心存热望,寒尽就是春生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逆向思维:赚钱就是你要学有用的东西,不要学有道理的东西
- 致我们人生中,那些说散就散的人
- 卡耐基告诉你:提升女人气质的方法,在于这四点
- 别强求 异性关系再好,如果你收到这4种暗示,就算了别强求
- 不管是昨天,今天,明天,能和你在一起的一天,就是美好的一天
- 生活听语兮:大声说爱你,喜欢就大胆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