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的写作专栏 新史学视角下,去“妖魔化”的武则天


青禾的写作专栏 新史学视角下,去“妖魔化”的武则天
文章图片
青禾的写作专栏 新史学视角下,去“妖魔化”的武则天
文章图片

“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 。
这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 他写自己的怀才不遇 , 悲苦郁闷 。 但孟宪实教授说:陈子昂在写什么?荒野风景、人间情感?不 , 都不是 。 他在写一个人——武则天 。 我 , 顽固地如是想 。
当然 , 孟教授的意思 , 并不是说陈子昂真的在写武则天 , 而是说陈子昂的这几句诗 , 与武则天太过契合 。
2000多年的男权帝制里 , 武则天横空出世 , 完成了一场政治试验 , 又溘然而去 , 留下一块让后人捉摸不透的无字碑 。
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
孟宪实 , 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专业方向为隋唐历史 , 敦煌吐鲁番学 。 在零几年百家讲坛还比较风靡的时候 , 孟教授在百家讲坛上主讲过《玄武门之变》 , 《贞观之治》和《唐高宗的真相》等系列节目 , 广受欢迎 。
关于武则天研究问题 , 孟教授早有关注 , 2007年 , 他正式启动武则天研究工作 , 至今已十多个年头 , 这本《武则天研究》 , 算是孟教授多年来武则天研究的一个汇总 。
有别于传统史学更注重政治借鉴和道德评价 , 本书采用新史学的视角 , 即追求实事求是与客观评述 。 摆出相关史料与古今学者对话 , 探究到底怎样看待武则天才是合适的?
需要说明的是 , 本书不是武则天的传记 , 全书共二十一章内容 , 每一章的讨论都是针对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探讨 。 这些问题学界研究早就开始 , 所有的问题都是作者认为比较重要的问题 。 所谓重要 , 即在武则天的生涯中比较重要 。
如最具有传播性和争议性的小公主之死 , 本书在第八章进行了探讨 。 作者先列举了历代史料中关于小公主之死的记载 , 这些记录呈现出由简至繁的特点 。
最早的《唐会要》中的记录 , 只有“昭仪所生女暴卒 , 又奏王皇后杀之 , 上遂有废后之意”的简单一句 。 之后的《旧唐书》 , 则在《则天皇后本纪》中 , 以“史臣曰”的方式 , 比较概括地表述了武则天扼杀亲女 。
再之后的《新唐书》 , 凌空一跃 , 变成了非常具体生动的描写 , 而《资治通鉴》的记载 , 则直接继承了《新唐书》 。
而在历史研究中 , 往往是细节越生动越详细 , 越发引人怀疑 。
除了史料的列举 , 作者还从“苦肉计的风险”、“王皇后的危机”、“公主之死的作用”、“公主之死与婴儿夭折”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 探讨小公主之死的真相 , 及武则天扼杀亲女的可能性 。
最终作者认为 , 新生公主之死 , 是一个意外 , 在武则天与王皇后的斗争中也许被武则天利用 , 至于后来史书中夸大其词的说法 , 则无法相信 。
再比如武则天的称帝 , 无疑也是其生涯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 究竟如何看待此事?也是众说纷纭 。 有从女性角度看待的 , 认为唐代社会开放 , 女性地位较高 , 才导致女皇的出现;或者认为新兴的社会阶层 , 成为武则天称帝的社会基础 。
【青禾的写作专栏 新史学视角下,去“妖魔化”的武则天】本书的第十五章探讨了这一问题 , 孟宪实教授认为 , 武则天称帝是一个政治事件 , 从废黜中宗 , 镇压徐敬业 , 到杀裴炎 , 武则天是步步为营 , 最终才取得了政治运作的成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