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哪些?( 二 )


自由经营、个性的自由发展、自由竞争等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不同还表现在世俗取向与超世取向的差别 。西方国家采取的是超世取向,宗教在古代西方国家被普遍信仰,中世纪更是占据了主导地位 , 直到近代,宗教依然对对西方国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西方国家利用人们对超自然的力量的恐惧和无能为力的心理,采取宗教仪式的神秘方式进行布道与教条灌输; 然后以绝对服从、敬畏为原则推行宗教规范; 再以析祷忏侮的方式寻求神灵保佑并进行自我约束,这是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特色 。与此相对,中国从古至今大都表现出了世俗取向 。中国人讲求天人合一,认为不用脱离现世便可以求得永恒 。通俗语言、通俗读物以及故事、作品传播是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不同
中国与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不同同样是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在侧重追求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之别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更加注重内在 , 强调修身 。作为长期在中国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君子之本在修身 。”认为统治阶级首先必须“修身” , 之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强调“内圣外王”,要成为“外王”,首先必须“内圣” 。这也同西方侧重于外在价值的追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西方古代的先哲们虽也强调人的内在道德,但他们更多的是强调知识、快乐、幸福的价值观念 , 更多地注重人的外在价值追求 。
第二,中国强调德治,而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重视法治 。古代中国重视“德”的传统,最早可追朔到西周,当时的著名思想家周公提天”,“孝”、“友”、“恭”、“信”等道德规范 , 主张国家实行“德治” 。儒家思想也十分强调君主要接受道德的制约,注重道德修养,端正个人的道德品行,实行“德治”和“仁治” 。西方国家则不然,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重视法治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 , 亚里士多德就详地阐述了法治的优越性,强调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卢梭更是直接强调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公意的行为”,主权主
要是通过立法权来实现的,而法律一经建立,任何人都必须服从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同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问题上,中国与西方国家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就是一个是显性教育,一个是隐性教育 。
西方的思想教育是一个虚假的自由主义 。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哪些?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儒家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价值孝
儒家文化除了一个孝之外,全无价值
原因非常简单,从论语开始,儒家就走偏路了 。
孔子最欣赏的弟子是子路,但是子路死的早,比孔子还早 。这导致了孔子后继无人 , 最后孔子死后,编纂论语的主编是曾参 。而曾参,是孔子最不欣赏的一个门徒 。
曾参是好人,道德近乎于完人的好人,却不得孔子欣赏,因为孔子认为曾参迂腐 。果然,曾参在编纂论语时,根据自己个人的理解,阉割了孔子的思想 。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子贡赎人、子路收牛这两个著名典故 , 曾参因为迂腐的价值观无法理解孔子在子贡赎人和子路收牛两事精辟的评价 , 而干脆不将这两个典故收入《论语》 。
孔子的思想,先是被他最不肖的弟子阉割一次,好不容易孟子恢复了一些,又被董仲舒阉割一次,后世的儒家,早已不是孔子的思想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