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小寒又一年顺口溜,二十四节气全部顺口溜( 三 )


阴历则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作为计算单位 , 这个周期大致是 29 天 12 小时 44 分 4 秒左右,因此大月30天,小月29天,真正的阴历一年只有 354 天,比阳历少 11 天,为了使它能够符合天气冷热变化的周期,每隔二年或是三年就得多增加一个月,称为“闰月”,所以我国古时就有“十三月”的名称 , 后来又用“19年7闰”的方法来设定闰月 。目前在科学指导下,闰月设置就更精确了 。
为了充分反映季节气候的变化,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 并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 , 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
这二十四个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 。在月首的叫做节气 , 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
二十四节气指出气候变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长短,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和总结的结果,对农事耕作具有相当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一般更适用于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 。
自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 , 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 。几千年以来 , 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 。
节令歌
打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 春分沥皮干
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 小满雀来全
芒种五月节 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 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 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 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 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 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 冬至不行船
小寒进腊月 大寒又一年
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
【大寒小寒又一年顺口溜,二十四节气全部顺口溜】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

大寒小寒又一年顺口溜,二十四节气全部顺口溜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民间24节气顺口溜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你知道关于节气的顺口溜具体有哪些吗?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节气顺口溜,欢迎大家阅读!
节气顺口溜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
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
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 。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
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 。
先下大片无大雪,先下小雪有大片 。
霜降无霜,碓头无糠 。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
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