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鸿渐|闫红说|高级丧这条路终究是走不通的( 二 )


【方鸿渐|闫红说|高级丧这条路终究是走不通的】《红楼梦》里 , 秦钟临死前对宝玉说:“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 , 我今日才知自误了 。 以后还该立志功名 , 以荣耀显达为是 。 ”这句话看起来非常的怪 , 书中宝玉多次表现出他对所谓功名显达的厌恶 , 为什么要跟他一向志同道合的好基友秦钟临死前对他说这么一句话呢?把书翻回去看 , 就很容易明白了 。
《红楼梦》一开头 , 作者就写道:“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 , 锦衣纨绔之时 , 饫甘餍肥之日 , 背父兄教育之恩 , 负师友规谈之德 , 以至今日一技无成 , 半生潦倒之罪 , 编述一集 , 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 , 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
说起来是够颓废 , 但曾几何时 , 宝玉对忙于读书习武的贾兰 , 也有类似的不以为然 , 并且自以为见识不凡 , 不入国贼禄鬼之流 。
然而 , 方鸿渐忘了 , 他的逍遥 , 是建立在他“俗不可耐”的岳父的慷慨上的 , 一旦这个前提被抽取掉 , 他就会四处碰壁 。 就像宝玉的所谓见识 , 是建立在衣食不愁的基础上的 , 一旦凛冬到来 , 他的“无用”就没那么高雅了 。
方鸿渐再眼高于顶 , 仍不免要到俗世里讨生活 , 他没有像样的学历 , 又不像李梅亭那样善于讲段子 , 他四处碰壁 , 风尘仆仆 , 狼狈之极 。 与他成为对照的 , 是那个积极昂扬的赵辛楣 , 虽然方鸿渐认为他也“可怜” , 但赵辛楣的“可怜” , 如同当下的中年焦虑 , 具有优越感 , 方鸿渐的可怜 , 则是并非比喻的鼻青眼肿 。
方鸿渐的失败 , 是这种“丧”文化的失败 。 但我们也不能把《围城》就看成鸡汤 , 事实上 , 这部小说里 , 有作者的困惑、质疑、自嘲 , 以及 , 对于失败者的同情 。 这是一本发乎内出乎外的小说 , 值得一再品味 。
文 / 闫红
剧照来源于网络
(未经新安晚报和作者本人授权 , 不得转载)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