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有什么活动,春节有哪些民俗活动( 二 )


4.拜年
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春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
5.压岁钱
每年除夕夜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 , 置于床脚 , 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 , 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
6.贴春联
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贴春联也叫贴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
7.窗花与“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
8.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 , 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
9.拜岁
祭祖拜神是中国流传至今最悠久的传统风俗 。在辞旧迎新之际,都要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怀念之情 。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 , 所以人们总要举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求祖先神灵保佑。
10.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
11.办年货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成一派 。但是 , 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 。
扩展资料:
春节是中国的民俗 。
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天腊、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
中国人过春节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 。在民间,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 , 一直到正月十九日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 。
春节在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节

春节有什么活动,春节有哪些民俗活动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春节有什么风俗活动1、新春扫尘
据《吕氏春秋》记载,早在尧舜时代,我国就已经有春节扫尘的习俗 。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就赋予了新的含义,有“除陈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 。
2、贴对联、福字、门神
春节前一天的下午,小孩子们会踩着凳子,拿着糨糊和刷子,往门上贴对联,然后让下面的大人看看贴的是否端正 。有的还横批,贴于门楣的横头上,对联贴在门的左右两边 。还有的在屋门、墙壁、门楣上贴福字,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还有人会把绘有门神的画帖贴在门板上,祈求一年平安无事 , 增添节日喜乐气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