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上下联怎么分左右,平仄对联上下联怎么分左右( 三 )


2、按因果关系分 。“因”为上联,“果”为下联 。比如:政策英明方向正;城乡富裕画图新 。——因为只有“政策英明”这个“因”,才会有“城乡富裕”这个“果” 。
3、按时间先后分 。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 。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绽新春 。——“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
4、按空间范围分 。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 。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 。——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
一、根据北京楹联学会提供的资料关于如何区分对联的上下联解答如下:
一些喜好春联但又不甚了解春联的人常常不知道如何区分上下联,其实窍门很简单,对联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习惯,就是上联收尾的字要用个仄声的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收尾字一般是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声或二声 。从音韵学角度说,这样读起来有抑有扬 , 悦耳动听 。这个方法也可用于检查春联挂对与否 。
贴春联时,顺序最重要 。许多对联上下联有个因果关系 , 念反了就不通了,而且贴错了还会闹笑话 。现在贴在大门上的春联一般称为门联,贴在里门(二门)上的称为重门联 。很多家庭现在都安装了防盗门,此时张贴对联直接把上下联挂在防盗门上即可,如果贴在周边的墙上,反而显得不够工整 。
二、补充解释:
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 , 则开始于明代 。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2]民间书法高人写春联4-对联 推荐视频
对联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部分对联才需要押韵) 。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 。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 , 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
对联的基本法律是“上仄下平”,或者“仄起平收”,换句话说 , 大门口本身的左边即为上联,大门口本身的右边即为下联 。例如,四个不同方位的具体情况演绎如下:
曲水直道聚鸿运;四方客来议共赢 。
房屋坐北朝南:大门口东边为上联,大门口西边为下联;
房屋坐东朝西:大门口南边为上联 , 大门口北边为下联;
房屋坐南朝北:大门口西边为上联 , 大门口东边为下联;
房屋坐西朝东:大门口北边为上联,大门口南边为下联 。
古时候的书写方式是从右至左,竖写;如果写横幅 , 则是从右至左,横写 。所以,按照传统,春联的张贴方法当然应该是当你面向对联时,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横批自然是贴在上面,注意,此时横批是从右至左,横写的 。
上下联按照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来区分,上联是以仄声(即第三或第四声)收尾,下联是以平声(即第一或第二声)收尾 。但是,现在的书写方法改为从左至右,横写 。所以,现在贴对联,先看平仄 , 再看横批 。通过平仄判断上、下联之后,将上联贴在横批首字一方 。如:横批为“风调雨顺”(左起),上联就应贴在左边;横批为“门临福五”(右起) , 上联就要贴在右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