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孔子常在什么地方讲经授学,孔子讲学的地方 叫啥(11)


七十随心所欲:上课要躺要睡或者不来上课随你 。
孔子的学生大多出身于平民,如弟子颜回,家里很穷,只能住破烂的屋子,吃粗糙的饭菜 。其他弟子,如子贡,曾子,也都是平民出身 。对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又有不良倾向的青年,孔子也不歧视他们 。子路原来性格粗野,喜欢打架,好穿奇装异服 ,  。他见到孔子时,很不礼貌 。孔子以礼相待 , 告诉他有正义感才是真正勇敢的人 。子路听了很惭愧,下决心跟孔子好好读书 。
孔子有一次渴了,到一个泉水旁喝水,但听说名字叫"盗泉"就不喝了.

传说孔子常在什么地方讲经授学,孔子讲学的地方 叫啥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孔子在鲁国设坛讲学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而立,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以扶正摇摇欲坠的殿堂,改变“礼崩乐坏”的现实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民本思想,“有教无类”:不分贫富 , 不分贵贱,不分老少 , 不分国籍,兼收并蓄 。这一天 , 孔家小院热闹非常,孔子带领一群青少年垒土筑坛,并移来一棵小银杏树栽在坛边 。孔子抚摸着银杏树说:“银杏多果 , 象征着弟子满天下 。树杆挺拔直立,绝不旁逸斜出,象征弟子们正直的品格 。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治病 , 象征弟子们学成后可以有利于社稷民生 。此讲坛就取名杏坛吧!” 此后,孔子每日杏坛讲学 , 四方弟子云集 。《礼记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大凡都有道德、学问的追求,即使处于困境 , 仕途不达,亦能保持操守 ,  《孟子·尽心上》 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相传孔子杏坛设教,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 。自古以为美谈,为士林所称颂 。进而又将杏坛作为孔子兴教的象征,列入孔庙的建筑体系之中,这种格局甚至影响到了儒学所及的东南亚诸国 。
杏坛是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 , 称“先师手植桧” 。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 , 双重半拱 。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 , 其中还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 。亭前的石香炉 , 高约1米 , 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 。该坛建于宋代,四周环植以杏,故名;金代又于坛上建亭 。明代后期重修,即今日杏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