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据传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
清明节的七大习俗一、家祭:
清明节当日清晨早餐前,家家户户先摆好三牲祭品,然后恭请祖先香炉牌位,再焚香、三跪九叩、烧纸钱,此谓潮人“家祭” 。
二、清明祭:
“清明祭”是清明节主要祭品之一,也是潮汕著名美食,主要由糯米、艾草或鼠曲草以及红豆馅制作而成,由于清明祭在祭祖前已蒸熟,所以可冷食,也可长时间存放 。
三、扫墓:
除了相冲年、带孝等犯忌的人外,潮人全家老少在家祭之后都会一起上山扫墓,扫墓主要环节包括除草、清扫、挂纸、墓碑描色和三跪九叩,由于地方政府三令五申禁火,所以很多人家今年省去了烧香和烧纸钱环节 。
四、踏青:
近些年无新坟的人家,在上山扫墓时心情并不会太沉重,尤其对于孩子们来说,上山就是一次放开身心的远足郊游,大家也可趁机接触很多平时不了解的植物和野果 。
五、野餐:
潮人的坟墓多在深山,午前完成所有祖先祭扫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午时很多人会带上干粮冷食充饥,但也有一些人家会在祖先墓前就地野炊,山涧水清甜,柴火煮饭可口,野餐实在是难得的生活体验 。
六、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 。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 。
七、放风筝
【清明节的来历是什么?清明节的七大习俗】这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电子商务专业是干什么的 有哪些就业方向
- 清明节的来历是什么?清明节有哪三个风俗?
- 粉饼的作用,粉饼到底是干吗用的啊
- 排气扇安装工艺是怎样的 排气扇安装注意事项介绍【详解】
- 遗体残骸是什么意思
- 邮箱正常使用但收不到淘宝发送的验证码怎么办
- 三星UA55ES6100不含底座的尺寸是多少
- 《驾驶我的车》影评观后感美篇 《驾驶我的车》观后感大全
- 清明节的寒食指的是什么?清明节和寒食节有什么异同之处?
- 千纸鹤怎么折,千纸鹤怎么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