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活动主题,立冬活动主题方案( 三 )


4、教师小结:重点关注冬天动物迁徙、人们衣着等方面的变化(冬天人们换上了厚厚的冬衣,戴上棉帽……)
(二)游戏:找冬天
1、师:冬天还是怎样的哪?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
2、在众多图片里找出冬天情景的图片,并说说为什么?
3、以散文《冬天来》进行小结 。
(三)阅读《冬天是什么》
1、请幼儿打开自制图书《冬天是什么》,边看图书边欣赏教师朗诵散文
2、师:冬天是什么?
重点:引导幼儿边看图书边根据图书内容进行回答 。
3、师:冬天还是什么哪?我们到处去找一找看一看吧 。(可进行延伸活动――续编散文《冬天是什么》)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 。让幼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活动的快乐 。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
冬天的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曲直、长短、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冬天里的树 , 探索树枝由粗变细的表现方法 。
2、通过对比观察,了解树干和树枝的不同特征 。
3、感受大树在深冬的变化,并愿意用画笔表现 。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在深冬季节落叶树的叶子会落光;幼儿已欣赏过四季中树的图片 。
2、冬天里的树的图片多幅 。
3、小号水粉笔 , 水粉颜料(黑色、咖啡色、灰色、褐色),抹布,洗笔筒,画纸 。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经验。
(1)教师:冬天到了,大树妈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教师:树叶都掉光了,剩下了什么呢?
2、引导幼儿欣赏树的图片 , 整体感受树干和树枝的不同造型 。
(1)教师:光秃秃的大树给你什么感觉呢?让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你喜欢哪棵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像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对比观察树干和树枝的不同特征 。
(1)教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树干在哪里?树枝在哪里?树干是什么样子的?树枝呢?
(2)教师:这棵树上的树枝有什么不一样呢? (引导幼儿用手臂的动作表现树枝的不同)
(3)教师:靠着树干的树枝和最上面的树枝一样吗?有什么变化?
(4)教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画出由粗变细的树枝呢?
要点提示:
①在探索树枝由粗变细的表现方法时 ,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笔的侧面进行作画,或用笔的力度由重到轻,类似于“提”的感觉 。
②画大树时一定要引导幼儿从下往上,按生长的方向进行绘画 。
4、幼儿绘画 。
教师:你想画一棵什么样的树呢?像什么?树干是什么样子的?树枝呢?
5、欣赏幼儿作品 。
教师:找一找,你最喜欢哪一棵树?为什么?
活动延伸:
①带领幼儿到户外对落叶树或者常青树进行写生活动 , 感受大树的丰富造型 。
②带领幼儿到公园里观察大树的树皮和树结等并尝试表现这些特征 。
区角活动:
①美术区:提供黑色纸,让幼儿撕出大树的树干和树枝并进行拼贴 , 造出树的剪影效果 。
②科学区:提供各种不同的树的图片 , 幼儿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如落叶树、常青树)
冬天的活动方案4
1.激发幼儿冬天不怕寒冷,坚持锻炼的态度 。
2.认识冬季不同的保暖衣物,知道冬季衣物具有保暖防寒的作用 。
3.理解“厚厚的”、“毛绒绒”、“暖和”等词语 。
重难点分析:重点:认识冬季不同的保暖衣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