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产业今年增势依然强劲,储能行业前景如何?( 三 )


储能产业今年增势依然强劲,储能行业前景如何?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储能:新能源发展+政策双轮驱动,三条主线收益,行业步入快车道 获取本报告PDF版请见文末
一是: “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国内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目标明确,可再生能源将加速发展 , 光伏、风电接入应用比例提升;同时,分布式电站、充电桩、微电网等应用衍生新型生态系统,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均将迎来新增应用需求 。
二是: 储能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完善,包括明确规模目标、市场地位、商业模式、优化电价机制以及鼓励配套等方面,为储能创造有效的电力市场及政策支持环境 。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将在本篇讨论以下内容:
什么是储能技术储能的应用场景全球和中国的储能发展现状“碳中和”趋势下的储能发展机遇国内储能政策的持续完善国内电化学储能发展空间 。
电储能是实现电力存储与转换的技术,电化学储能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
储能即能量的存储;电储能是实现电力存储且包含电能与其他能量形式单向或双向转换的技术(本篇内容主要讨论电储能) 。
电储能按照存储原理的不同又分为电化学储能和机械储能两种:
电化学储能是指各种二次电池储能,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和钠硫电池等;
机械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等 。
电化学储能不受自然条件影响 , 特别是锂电池储能,具有充电速度快、放电功率大、系统效率高等优点 。
我们认为,随着系统成本的不断下降,电化学储能是未来储能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
电力系统是储能领域的主要的应用场景
电力系统中储能可提供: 调频、备用、黑启动、调峰、需求响应、峰谷放冲等多种服务,是储能的重要应用领域 。
储能在电力系统中根据应用场景可分为: 发电侧、输配电侧和用户侧;CNESA根据电力储能项目的主要用途进一步细化 , 将储能应用场景划分为:电源侧、辅助服务、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侧和用户侧 。
除电力系统外,储能在其他应用领域也具备增长空间
通信: 储能在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和UPS等领域起到备用电源的作用,并可利用峰谷电价差进行套利以降低设备用电成本 。
据GGII统计,2020年中国通信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7.4GWh,同比增长23.3%,未来5G基站建设规模加大有望打开通信储能市场空间 。
数据中心: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新基建、数字经济等建设推动 , 数据中心行业有望持续快速发展 。
据36氪研究院统计,2020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为1958亿元,预计到2025年有望接近6000亿元 。储能作为数据中心的备用电源,前期数据中心的应用以铅酸电池为主,随着锂离子电池性价比持续提升,未来有望逐步取代铅酸电池成为数据中心主流的储能形式 。
其他: 储能应用领域多样,例如 , 轨道交通领域配置储能可实现列车再生制动能量的高效利用等 。
全球储能项目规模持续增长,抽水蓄能是过去最广泛的储能形式
累计装机规模方面: 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91.1GW;
已投运抽水蓄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172.5GW,占比达90.3% , 是过去最广泛的储能应用形式;
已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14.3GW,占比为7.5%;
其中,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13.1GW,占电化学储能项目规模的的92.0%,是最主要的电化学储能形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