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习惯用自己的崇高、奉献、牺牲、不幸 , 作为筹码 , 把孩子绑上同一艘船 , 拒绝就是没有良心 。
这样的爱 , 太沉重了 。
这样的牺牲 , 受之不起 。
本文图片
郎朗的控制欲父亲
本以为这种牺牲是一种时代的产物 , 刻在骨子里的关于匮乏的记忆 , 逼着人做出顾此失彼的资源分配抉择 , 苦了自己成全孩子 。
但后来她姐发现——
匮乏时代已然过去 , 以牺牲之名的暴力链条却代际相传 。
父母一辈子都在等孩子说“谢谢你” , 孩子一辈子都在等父母说“对不起”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小欢喜》
譬如那些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的父母 , 终于到了该享清福的退休年纪 , 又得为带孙儿孙女继续操劳 。
因为子女会原样复制这套代偿机制:“当年是你们逼着我结婚生子 , 我为传宗接代做出巨大牺牲 , 现在轮到你们贡献了 。 ”
这是你欠我的 。
本文图片
图源:公众号
再譬如《再见爱人》里的艾威在网上得到了很多人支持和共情 , 他们代入的是为父母花费大把时间和金钱的子女 。
既然我付出了这么多 , 我当然有资格对你的人生指指点点 。
本文图片
图源:豆瓣小组
这样的子女不过是复制了父辈的牺牲感 , 把以爱之名的暴力延续了下去 。
撕开爱与牺牲的皮 , 原来还是关于控制欲 , 关于权力的争夺 。
小时候父母掌握权威 , 孩子是不领情的白眼狼 。
随着孩子逐渐拥有了财富、资源和话语权 , 父母老去 , 又成为不能为自己做主的老小孩 。
最悲哀的是 , 一代又一代的我们习得了这种“牺牲相报何时了” , 把权力之争同态复制到其他人际关系里 , 对家人、对爱人、对最亲密的朋友……
越亲近 , 捆绑越深 , 伤害亦然 。
本文图片
爱是最小单元的民主实践
我记得项飙在「把自己作为方法」与单读的对谈里 , 对“亲密关系里的牺牲感”有很深的见解——
本文图片
中国的亲密关系有一种预设 , 就是要自我牺牲 , 譬如社会不断宣扬的伟大的母爱 , 或者说为了孩子上学父亲辞职做饭做了多少年……
如果你以一种比较放松自己的方式(在爱) , 那就不太够 。 这种自我牺牲的预设在当今世界来讲是比较独特的 。
然而 , 自我牺牲并不是放弃自我 , 牺牲了之后他记得很清楚 , 他不断提起 , 为了你吃多少苦 , 你现在要怎么样……其实 , 他的自我感是很强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明星夫妻|全网劝分,这对明星夫妻,将“窒息”展现得淋漓尽致
- 张婉婷|再见爱人2:张婉婷为家庭付出巨大,婚前会打扮,颜值不输女明星
- 明星夫妻|又一对明星夫妻即将离婚,这一次,全网骂错人了
- 婚姻|当代婚姻真相:夫妻之间的家庭地位,与收入无关
- 离婚|好窒息的夫妻,全网都在劝分
- |夫妻吵架!曝贝克汉姆儿子不想当赘婿,同娇妻闹别扭,佩尔茨怒了
- 夫妻|夫妻的本质是什么?看完豁然开朗了
- 离婚|离婚三年,这对明星要复合了?
- 夫妻|那些各自管钱的夫妻,后来怎么样了?
- 夫妻|无缘夫妻,一生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