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天气怎么样?清明有什么文化历史?( 二 )


[时间]清明时节 [布景]雨纷纷 [地点]路上 [人物]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绝句变成词据说,宋代有一位书法家,将《清明)诗写在自己的白纸扇面上,一位朋友见后,给诗打上了标点符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这么一点,这首诗竟成了一阕好词 。
还有人用另一种方法断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这首“词”的意思,与原诗相反,即从问牧童什么地方有酒店,变成了向酒店老板打听哪里有放牛娃了 。
一语双关劝叔叔传说,明末一地方官眼看明王朝即将灭亡,想投靠清朝 。他的侄子李文固知道后,在一次宴会上借着向叔叔敬酒之机,随口念了一句诗:“清明时节两纷纷 。”地方官听了,笑着纠正说:“错了 。应为‘清明时节雨纷纷 。”’李文固正色道:“不,‘清’和‘明’要两‘纷纷’(分) 。叔叔,我们要尽盅(忠)啊!”地方官醒悟过来,羞愧不语 。
明、清两朝的国号恰好是“清明”二字,李文固一语双关,借诗讽谕,亦是一趣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