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二月出现的年份怎么算,哪年闰二月( 三 )


部分迷信人士认为闰二月是不祥之兆,可能出现传染病、瘟疫、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 。专家明确表示这毫无科学根据,任何一部历法都是根据太阳或月亮的运行规律而制订的 , 历法中闰年或闰月的设置是人为现象,并非自然现象 。而闰年和闰月本互不相干,今年它们挤到一块纯属天文和历法编排上的巧合 。
二月何时是闰月,怎么计算的?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就是闰月,就像2004年、2008年、2012年等 。
闰月时 , 2月有2储天,多了一天!
闰二月是什么意思隔四年一个闰年,就是那年有一个月是重复的,有两个二月的意思,
什么时候农历会出现闰二月?(甲申年)农历是“闰年”,“闰”的是二月 。
这是怎么回事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历法的编排说起 。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通行着两种历法:一种是阳历;另一种是农历,也叫“夏历” 。
阳历又叫太阳历,以回归年作为历法的基础 。由于回归年的长度等于365.2422平均太阳日(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它不是整日数 。因此,阳历取365日为通常的一年,即“平年” 。为了清除它跟实际回归年的差距,阳历用“置闰”的办法在400年里增加97日;或每隔四年 , 就在二月份加上一日,这就是阳历的“闰年” 。
农历则不同 , 实际上,它是一种“历月和阴历相同 , 历年与阳历近似”的“阴阳合历” 。它是以月球的圆缺盈亏周期作为历月的依据,又要考虑全年的寒暑节气 。
一般地说,月球的盈亏周期是29.53日(29天12小时44分2.9秒),称为一个“朔望月” 。
农历一年12个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 。一个平年是354日,比阳历的一年少11日 。一年少11日 , 三年下来就会相差一个多月 。这样下去,用不了15年 , 咱们的春节到那时就得放在夏天来欢度了;至于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活动,也要改在“数九隆冬”时节进行;再过15年 , 又来一个颠倒……这样一 来,多窝囊!
为使农历与阳历在季节上能够合拍 , 时令也能一致,我们的祖先就用“增设闰月”的办法来“调整余缺” , 在19年中设立了7个闰月――因为19个回归年的总天数与19个平年加上7个闰月的总天数基本相等 。所以,农历历法规定:每隔两年或三年设一个闰月 。有闰月的这一年 , 农历是13个月,计383天 。
那么 , 这个闰月该摆在哪个月份才合适呢?
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期的实践,把全年分为24个节气,分别安插在12个月里面,每月固定有两个节气:前一个叫“节”,后一个叫“中” 。如正月的“立春”和“雨水” 。前一个是“节”气 , 后一个则是“中”气 。节气和中气按照月份顺序相间排列 。相邻的两个节气和中气之间,平均相隔三十天半 。可是农历的一个月(朔望月) , 平均却只有二十九天半 。这样一来,下一个月的节气或中气就势必比上一个月的节气和中气推迟一、两天 。到了一定的时候,“中气”不在月中而后移至月尾 。下一个月就只剩下一个“节”气而没有“中”气了 。农历历法规定:凡是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一律不能独立成为一个月,它只能作为一个月的附属(副月)――闰月 。
今年农历二月后面的那个月,从初一到三十,即从阳历的3月21日到4月18日的29天内 , 只有一个节气“清明”而没有中气 。所以,就把它作为二月的附属(副月) , 叫做“闰二月” 。这样,今年的农历就有两个二月,明年(乙酉年)的春节则比今年迟到18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