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叶问什么梗,宁波饶素琴和咏春叶问。是什么梗?( 二 )


在网友发布的视频中,有人尝试这个动作时,单脚蹲不下去;也有人蹲下去脚部支撑力量不够 , 一屁股坐在地上 。不少人的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有网友说:“据说全网只有10%的人能够做到 。”
不是什么梗 , 是咏春拳的一个动作,单脚下蹲,另一条腿伸直并保持与地面平行,难度很大,一般人做不了 。叶问是咏春拳宗师,所以用叶问蹲代指了 。
来自于电影《叶问3》中,有一个名场面被称为“叶问蹲”

咏春叶问什么梗,宁波饶素琴和咏春叶问。是什么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叶问为何叫咏春大师?两种说法
其一是咏春拳是中国拳术的南拳之一 , 早年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 。此拳初传于福建永春县 , 为该县严三娘所创,以地名为拳名 , 故明“咏春拳”,亦有以严氏名咏春,称之为“咏春拳”者 。
其二是据《咏春白鹤拳谱》记载,白鹤拳是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2年)由福建福宁州(现霞浦县)北门外少林举师方种的独生女方七娘所创 。咏春拳之木人桩法方七娘-日在白练(莲)寺内织布时,见一只白鹤飞落在梁间 , 昂首振翅,舞足弄翼,引喙衔毛,做伸颈觅食之状,后又缠膀歇息,姿态奇妙 。方七娘感到非常有趣,即以手中梭盒投之,被白鹤闪跳避过;又以纬尺击之 , 复被白鹤展翼弹出 。俄而白鹤展翅凌空,冲人霄汉 。于是七娘感悟之余 , 精研不辍,乃揉合白鹤种种舞姿于少林拳法中,经数年揣摩衍化,创出别具一格的拳法 。方七娘的白鹤拳经过三代人才传到五枚师太 , 五枚 -> 严咏春 -> 梁博俦 -> 梁兰桂 -> 黄华宝-> 梁二娣 -> 梁赞 -> 陈华顺 -> 叶问 。
咏春叶问什么梗,宁波饶素琴和咏春叶问。是什么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叶问,咏春咏春,叶问 。这两个词总让我心头一震,紧接着便生出敬佩和向往来 。咏春和叶问两个词对我而言是连在一起的,没有咏春就没有叶问,没有叶问 , 又何曾知道咏春 。咏春是一种拳,叶问是一个打拳的人 。究竟是拳成就了人,还是人成就了拳,不得而知 。一次又一次的看叶问打拳,蓦然回首,才发现, 叶问和咏春 , 本是一体 。拳有人的气质,人有拳的凌冽 。拳有人的精神,人有拳的灵魂 。
起初并不觉得叶问有什么不同之处,更只是觉得咏春不过是一种比较帅气的拳法 。可是第一次看到叶问打木人桩的时候,就被震撼了 。没有什么精彩的场面,只是一个人,在夕阳里,安静认真的打着木人桩 。我看不到他的正脸,但就背影而言,一种别样的韵味——平静而安宁 。一个人练拳 , 竟有一种修炼的禅意,让人觉得温暖 。
那么一个人整天练拳,总该是为了出拳打人的时候更重吧?可叶问却很少有主动出拳的时候,纵使别人向他出拳,也不过是倾向于防御而不是进攻 。最开始极其不理解 , 一个打拳的人不应该是充满攻击力的么?当张天志出来的时候,他的咏春,暴烈和极富攻击力,拳拳到肉的热血实在让人觉得兴奋 。然而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对比,才恍然明白 , 叶问的这种咏春,只是叶问的咏春,而不是张天志的咏春 。拳如人,这样的思考猛地出现在我的脑海 。
是啊,叶问的拳永远和叶问这个人有着相同的气质 。有力而不凌冽,强大而不逼人 。叶问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也是一个很谦虚的人,太温和了,以至于不敢相信这样一个人竟然曾经喊出“我要打十个”的豪言壮语 。他帮助邻里街坊 , 他关心自己的孩子,甚至为孩子向人下跪 。他疼爱自己的妻子,甚至放弃了去跟人比拳 。在他的生活里,拳是生命,可一个人的生命就是用来守护自己爱的人 。他这个人很温和 , 他的拳也很温和,虽伤人但不伤命 。唯一见到他生气的时候,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可就算在最生气的时候,也坚守着拳的准则,坚守着武者的宽容和仁义 。在叶问这里,拳的含义得到了不同的诠释—— 出拳,只是为了守护 。再回想曾经他出拳的时刻,在叶问一中,他出拳,是为了守护国家的尊严 , 是为了同胞不再被欺负 。叶问二中,他出拳是为了守护武者的尊严 , 也是为了守护华夏的尊严 。恍然八年了(回想起来叶问一竟然已经八年了),他的拳依旧如此,不过这一次他的拳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庭 。叶问只是想守护一些东西 , 所以他的拳也是如此 。一个温和的人,一种温和的拳,只是为了一种永恒的守护,便温暖了整个世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