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 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 。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 。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 , 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 。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
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GJ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元宵节习俗
1.张灯结彩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 , 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 。
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 。苏征安息,蜡出龙川 。斜晖交映,倒影澄鲜 。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 。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 , 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 。
2.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 , 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 。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 。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 。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
3.耍龙灯
也称舞龙灯或龙舞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 。传说 , 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
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 。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
4.踩高跷
踩高跷 , 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 , 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 。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
5.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 , 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 , 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 , 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
6.划旱船
划旱船 , 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 , 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 。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 。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纯水机原理是什么 纯水机特点分析【详解】
- 车厘子2J3J是什么意思,2j车厘子和3j车厘子的区别
- 金钱是什么,什么是金钱?
- 1199是长长久久的意思吗,友谊长久的数字是什么
- Nubia Z5的CPU是什么
- 金钱树的养殖方法是什么,金钱树怎么养殖方法
- 迅雷看看是什么
- 迅雷快传的通讯录是什么
- 银筷子变黑是什么原因,银筷子变黑是什么原因
- 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属于什么组织,居民委员会是什么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