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发展 《语言的发展》|描述自己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儿童的共情能力

“母亲的言语同时也显示了能够影响儿童理解并使用与自己内在状态相关的单词的方式 。”——《语言的发展》(原书第9版),(美)琼·伯科·格利森,(美)娜恩·伯恩斯坦·拉特纳
语言的发展 《语言的发展》|描述自己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儿童的共情能力
文章图片
【语言的发展 《语言的发展》|描述自己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儿童的共情能力】有研究显示,经常与幼儿说话的母亲会为儿童的内在状态进行标记,如孩子是无聊、头晕、高兴还是悲伤等等 。儿童在两岁左右,会自行使用很多表示自己状态的词,如关于睡眠、痛苦、不快、温度、疼痛和快感等的词 。并且母亲会对女儿使用更多的标签,因此,女孩比男孩更经常提及自己的感觉状态 。这种通过描述对情感和心理状况的谈话方式会影响儿童心智的发展和对他人的共情能力 。这就是说,当我们和孩子共处或者互动时,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情绪更容易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孩子也会学会描述自己的情绪 。这其实是情绪控制的方法之一 。比如,当你想要朝孩子发火的时候,建议你对孩子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很生气”,而不是情绪失控地把孩子骂一顿 。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让孩子知道你是高兴、生气、悲伤还是愉悦 。这样孩子才能正确理解别人的情感和表情,从而学会正确的处理方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