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代-高更已搬去南太平洋的小岛-大溪地(Tahiti)居住 。在大溪地他画出了许多为后人所知的代表作品 。包括1897年,高更画出生平最大幅的(高1.5米,宽3.6米)的经典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1903年-高更死于疾病缠身 。在他搬到大溪地之后 , 他只回去过法国一次 。
黄色基督 , Le Christ jaune (The Yellow Christ) 1889年
在沙滩上的大溪地女人 , Femmes de Tahiti [Sur la plage] (Tahitian Women [On the Beach]) 1891年
保罗·高更(P.Gauguin , 1848-1903年)与塞尚、梵高同为美术史上著名的“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 。他的绘画 , 初期受印象派影响 , 不久即放弃印象派画法,走向反印象派之路,追求东方绘画的线条、明丽色彩的装饰性 。他到法国西北部突出大西洋的半岛——布尔塔纽(Bretagne),与贝纳、塞柳司尔等先知派画家一起作画,成为这个“综合主义”绘画团体的中心人物 。他也到过法国南部的阿尔,与梵高共同生活两个月,但却导致梵高割耳的悲剧 。
这位充满传奇性的画家,最令我们感动的是他在1891年3月,厌倦巴黎文明社会,憧憬原始与野性未开化的自然世界,向往异乡南太平洋的热带情调,为追求心中理想的艺术王国,舍弃高收入职业与世俗幸福生活,远离巴黎渡海到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岛(Tahiti夏威夷与新西兰之间的法属小岛),与岛上土人生活共处,并与土人之女同居 。在这阳光灼热、自然芬芳的岛上,高更自由自在描绘当地毛利族原住民神话与牧歌式的自然生活,强烈表现自我的个性,创作出他最优异的油画,同时写出《诺亚·诺亚》名著,记述大溪地之旅神奇的体验 。
高更一度因病回到法国,1895年再度到大溪地,但因殖民地政府腐败,南海生活变调,高更梦寐以求的天堂不复存在 , 他在1905年8月移居马贵斯岛 。当时法国美术界对他的画风并不理解 , 高更孤独病困,加上爱女阿莉妮突然死亡,精神深受打击而厌世自杀,幸而得救未死 。晚年他画了重要代表作《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 , 反映了他极端苦闷的思想 。后来他在悲愤苦恼中死在马贵斯岛 。英国名作家毛姆,曾以高更传记为题,写了一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以艺术的创造(月亮)与世俗的物质文明(六便士=金钱)为对比,象征书中主角的境遇 。
高更起伏多变的生活境遇和他同现实不可解决的矛盾,又由于受当时象征派诗人的影响,使他作品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罗为难于理解 。但是,他画中那种强烈而单纯的色彩,粗犷的用笔,以及具有东方绘画风格的装饰性,与他在大溪地岛上描绘原始住民的风土人情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具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20世纪以来,对原始艺术的再认识与研究极为盛行,更为艺术发展带来新活力,高更是先驱者之一 。他主观感受强烈、色彩郁的作品,影响后来许多艺术家,更使世界人类产生无比的勇气与喜悦 。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生于1848年6月7日,1903年5月8日逝世)是著名的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 。代表作品有《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黄色的基督》《游魂》《敬神节》等 。
保罗·高更生于法国巴黎,年轻时做过海员,后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 。1873年,高更开始学画,并在1883年成了一名职业画家,他曾连续4次参加印象主义画派的展览 。1886年,高更离开巴黎来到布列塔尼的蓬塔旺小镇作画 。第二年 , 高更又横渡大西洋来到西印度群岛的马提尼岛 , 岛上的热带风光给他的艺术以启发,他的作品在形式和色彩上进一步简化,以此来传达纯粹的感受和心灵的内容 。1890年之后,高更日益厌倦文明社会而一心遁迹蛮荒,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成了他的归宿 。1897年,高更贫病交加,曾企图自杀 。1901年,他离开塔希提岛前往马克萨斯群岛,两年后去世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高老庄收猪八戒概括,西游记关于唐僧在高老庄收徒猪八戒的故事简介
- 国际网球三大组织机构,网球―各大满贯、公开赛及大师杯的简介
- 黄磊我想我是海歌词,我想我是海歌词 我想我是海歌简介
- 黄花梨木有什么优缺点,黄花梨家具种类和优缺点简介
- 金盏花简介,金盏花的品种简介
- 水冷式制冷机怎么样 水冷式制冷机特点介绍【简介】
- 都江堰三遗是哪三遗,都江堰简介
- 沁尔康净水器滤芯怎样 沁尔康净水器滤芯简介【详解】
- 简的组词,简怎么组词
- 贡菜是什么菜,贡菜到底是什么菜 贡菜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