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三遗是哪三遗,都江堰简介

1、都江堰简介都江堰坐落于成都附近 , 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 。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
都江堰水利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 。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到66.87万公顷 。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 , 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 , 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都江堰的创建 , 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 , 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 。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 , 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 , 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
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义的规定:“建筑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价值的单体或连接的建筑群”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
名字由来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 , 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市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
到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 。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
到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 。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 , 主要是“破竹为笼 , 圆径三尺 , 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
为什么又叫都江堰,都江是哪条江呢?《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 。”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 , 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 。《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 。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概括起来 , 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 , 一直沿用至今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