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 二 )


扬州八怪是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活跃在扬州一带的风格相近的书画家,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出生并不富裕,生活清苦,但性格清傲狂放,爱好用书画来直抒胸臆 , 表达内心的所闻所感 。
扬州八怪的怪处正是在于他们的与众不同、敢于创新,以及对官场黑暗的深恶痛绝 。他们的艺术风格在正统画派眼中可以用一个怪字来形容,因为他们追求自然,作品中承载的是最真实、贴近现实的东西,并且他们敢于揭露社会的阴暗面 , 不惜影响到封建统治者的利益 。

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这八怪是:汪士慎、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罗聘、高翔、金农 。
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的知识分子,他们出身低微 , 大都怀才不遇,对清朝官吏不满,同情底层劳动人民 , 他们正是用这看似怪诞的行为表达了自身的抗争 。扬州八怪的画笔墨大胆 , 洒脱豪放 , 直抒胸臆 。这些人大都在科举仕途上失意 , 可是他们的性格豪放,放浪形骸,有着玩世不恭的态度 。
扩展资料:
扬州八怪“怪”的地方:
1、“扬州八怪”虽是各怀才艺的文人画家,但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绘画对于他们并不只是自娱,他们也不拘于封建文人的儒雅气质,而是与商人合作,顺应市民阶层的审美喜好,所谓“俗中带雅方能处世,雅中带俗可以资生”,与传统文人相比,确实是怪了 。
2、“扬州八怪”之怪,是他们与“正宗”画风有不同的异趣 。
他们的艺术风貌背离了当时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画派 , 包括以“四王”为首的山水画派和以恽寿平为代表的花鸟画派,转而继承了明代陈淳、徐渭及清初石涛、八大山人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主张重创新、抒个性,表现出对现实的关注 , 这种个性化、主体化和世俗化的特征,被目之为“怪” 。
3、从技法上说,“扬州八怪”在理论及实践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有着一些创新性探索,比如对书法入画的实践 , 个性十分强烈 , 如李鱓的狂草入画 , 郑燮的“六分半”书入画,金农的“漆书”等等,都独树一帜 。
扬州八怪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 。
他们大多出身贫寒,生活清苦,清高狂放,书画往往成为抒发心胸志向、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 。扬州八怪的书画风格异于常人,不落俗套 , 有时含贬义,因此称作“八怪” 。
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 。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 。仅据今人所编《扬州八怪现存画目》记载,为国内外200多个博物馆、美术馆及研究单位收藏的就有8000余幅 。
扬州八怪怪在何处:
1、坎坷波折的身世
“扬州八怪”究竟“怪”在哪里 , 说法也不一 。有人认为他们为人怪,从实际看,并不如此 。八怪本身,经历坎坷 , 他们有着不平之气,有无限激愤 , 对贫民阶层深表同情 。
2、独辟蹊径的立意
“八怪”(金农、汪士慎、黄慎、李鱓、郑燮、李方膺、高翔、罗聘)不愿走别人已开创的道路,而是要另辟蹊径 。他们要创造出“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 , 无古无今之画”,来自立门户,就是要不同于古人 。
3、不落窠臼的技法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文人画自唐宋兴盛起来,逐步丰富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留下大量的作品,这是中国绘画的骄傲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