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的功效与作用,天冬的功效与作用( 四 )


(《张氏医通》二冬膏)
2.治肺痿咳嗽,吐涎沫 , 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生天冬捣取汁一升,酒一斗,饴一升,紫菀四合 , 入铜器于汤上煎至可丸 。
服如杏子大一丸,日可三服 。
(《肘后方》)[5]
3.治血虚肺燥,皮肤拆裂,及肺痿咳脓血证:天门冬新掘者不拘多少,净洗,去心、皮,细捣,绞取汁用砂锅慢火熬成膏 。
每用一二匙,空心温酒调服 。
(《医学正传》天门冬膏)[5]
4.治肺痨:多儿母、百部、地骨皮各15g , 麦冬9g,折耳根30g 。
煨水或炖肉吃 。
(《贵州草药》)
5.治吐血、咯血:天门冬(水泡,去心)一两,甘草(炙)、杏仁(去皮、尖,炒熟)、贝母(去心,炒)、白茯苓(去皮)、阿胶(碎之 , 蛤粉炒成珠子)各半两 。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 。
含化一丸咽津,日夜可十丸 。
(《本事方》天门冬丸)
6.治妇人喘,手足烦热,骨蒸寝汗,口干引饮,面目浮肿:天门冬十两 , 麦门冬八两,生地黄三斤(取汁为膏) 。
上二味为末,膏子和丸如梧子大 。
每服五十丸,煎逍遥散送下 。
逍遥散中去甘草加人参 。
(《保命集》天门冬丸)
天冬有哪些功效?天冬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天冬含有天冬酰胺、黏液质、β—谷固醇、糖类、淀粉等成分 。
天冬性味甘 , 苦,寒,具有滋阴、润燥、清肺、降火等功效,是一种清凉滋补药,适用于治疗阴虚发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糖尿病、遗精、盗汗、便秘等症、现代医学认为天冬对炭疽杆菌、甲型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类白喉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灭菌作用;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脱氢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乳腺癌、乳房小叶增生、良性乳房肿瘤,有辅助治疗作用 。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天冬的功效是养阴润肺,滋肾清热 。
临床应用:一、天冬甘寒入肺,有养肺阴、润肺燥之效,可治疗肺阴不足的肺燥咳嗽、劳嗽痰血等症 。
二、天冬甘寒养阴 , 生津止渴,又苦寒而清热 , 可治疗津伤烦渴及消渴症 。
三、天冬养阴生津 , 有增液通便之效,可治疗津亏便秘 。
四、天冬入肾,有滋阴清热之功,可治疗阴虚火旺 。
天冬,中药名 。
为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干燥块根 。
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的南部至华东、中南、西南各省区都有分布 。
具有养阴润燥 , 清肺生津之功效 。
常用于肺燥干咳 , 顿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
治血虚肺燥,皮肤拆裂及肺痿咳脓血证:天门冬新掘者不拘多少,净洗,去心、皮,细捣,绞取汁用砂锅慢火熬成膏,每用一二匙,空心温酒调服 。
治肺胃燥热,痰涩咳嗽: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等分 。
上两味熬膏,炼白蜜收 , 不时含热咽之 。
治肺痿咳嗽,吐涎沫 , 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生天冬捣取汁一升 , 酒一斗,饴一升 , 紫菀四合,人铜器于汤上煎至可丸 。
服如杏子大一丸,日可三服 。
天冬性质偏寒,食用以后可能会引起腹痛、腹泻等情况,加重原有的病情 。
如果患者存在阳虚阴盛的情况,也不太建议吃天冬,因为天冬滋阴效果非常好,有可能会使阳虚情况变得更加严重 。
天冬为攀援植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