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萨斜塔之所以出名,还跟一个人做的一件事有关,这就1590年,出生在比萨城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项“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结果两个铁球几乎同时落地 , 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此前亚力士多德认为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受物体的重量所影响,落体的速度同它的质量成正比的观点 。
作为比萨大教堂的钟楼,这个塔本来要建八层的 。在1173年,为了实现一位虔诚信徒的遗愿,这座高塔开始动工,五年后就停工了,因为这座塔只建了三层就开始斜了 。当初负责建造的工程师根本没考虑到地基的问题,不过现在木已成舟,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1272年,工程重新开始 , 为了纠正塔身的倾斜 , 这次工程师采用了直线建造的方法,就是在塔身倾斜的反方向多加重量 。这样施工结果是塔身实际上变成了微妙的弧形,有点像一支巨大的香蕉 。
塔身最后完工,已经是1350年了 , 最后一层钟楼封顶更是到了1372年,长达两百年的工期,给了斜塔充分的自我修正的空间,最终的成品 , 倾斜了3.9度 。楼顶的钟楼有了7口大钟,每口钟都要两个人共同努力才能敲响 。每个钟都有一定的音高,一起奏响就像奏乐一样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钟声响起的次数越来越少 。19世纪中期 , 为了防止敲钟的振动对塔身的安全造成影响,敲钟被完全禁止了 。
数百年来,人们一直没有放弃让塔稳定的努力 。前三百年,钟楼一共只多倾斜了5厘米 , 本来不足为虑,但是1838年的一次检查,挖开了塔基周围的土层 , 探明情况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危险 。本就脆弱的地基开始开裂,周围的地下水开始涌入 。敲钟被禁止了之后,后来连登塔也不允许了 。
1990年,斜塔关闭 , 不再对公众开放 。工程师们在塔北侧的下面放置了1000吨重的铅锭,用以平衡塔南侧的倾斜 。二层用钢筋包了起来,使之不会四分五裂 。1995年,工程继续进行 。斜塔总共斜切了2.5毫米,第三层也被钢条缠绕起来,并与塔北侧远端的一个A字形液压锚连接在一起,后来液压锚被连接在附近建筑上的钢缆取代 。塔身保持不动后,工程师们从北侧的地基下方移走了70吨泥土,使塔身沉降到18世纪时的高度 。到2011年 , 塔身的倾斜程度被纠正了43.8厘米,大家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现在斜塔已经重新开放,不过每次登塔的人数受到了限制 。科学家预计 , 到2300年,斜塔会慢慢变回直塔 。综上所述,斜塔之所以没倒,一是建得足够慢,塔身有足够的时间自我适应和调整 。二是当时工匠建筑技术高超,石料之间结合得比较紧密,没有在反复的倾斜中分崩离析 。就像我们常见的这种玩具一样,只要构件没超出它的重心范围,它就不会倒 。
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世界著名建筑奇观,意大利的标志之一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市北面奇迹广场建筑群 , 而且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均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有巨大影响,故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 。
意大利比萨斜塔修建于1173年但动工五六年后,塔身从三层开始倾斜 , 直到完工还在持续倾斜,
倾斜原因:
过去人们曾- -度认为钟楼是故意被设计成倾斜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作为比萨大教堂的钟楼,1173年8月9日开始建造时的设计是垂直竖立的,原设计为8层,高54.8米,它独特的白色闪光的中世纪风格建筑物,即使后来没有倾斜,也将会是欧洲最值得注意的钟楼之一 。但是1178年,当钟楼兴建到第4层时发现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 , 导致钟楼已经倾斜偏向东南方,工程因此暂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缅甸大金石为什么不倒,禁止女性触摸的巨石为什么能立于悬崖边2500年不倒?
- 刺激战场最贱名字大全
- 用卫生纸不能直接冲马桶 卫生间垃圾桶好几天不倒有什么影响
- 不倒翁芝士拉面怎么煮
- 比萨斜塔几层?
- 斜塔是哪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
- 不倒翁象征着什么精神?
- 比萨斜塔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
- 比萨斜塔多高?
- 虎丘塔为什么斜而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