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打工人,我在《我要投资》里看到了职场生存法则( 二 )


就像 , 如果甲方过提案要的是“业绩投产比” , 那么重视“品牌传播读”的方案自然一钱不值;如果领导要的是项目过程的分析 , 那么一堆罗列成绩的PPT自然要重做;如果升职岗位要的是“团队领导力” , 那么只有“技术专精度”的时候自然就是不行......
在现实的职场里 , 每个人都疲于奔命 , 遇到难题会抱怨会吐槽 , 甚至会大骂几句傻逼后愤然离职 。 只是 , 这都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本 。 但在《我要投资》节目中 , 王浩、韩宇泽却给了很多打工人一个“老板视角”:不仅要低头拉车 , 更要抬头看路 。
作为打工人,我在《我要投资》里看到了职场生存法则
文章图片
当把问题放在更高的层面去看的时候 , 年轻人的职场困惑或许都能得以解开 。
唱歌主播成了技术创业者 , 职场能力究竟与性别有关吗?
年轻人的职场生活 , 除了受困于不同职位带来的不同视角 , 还有更广泛的性别问题 。
尤其是近年来女性在职场里的的不公待遇 , 频繁引发热议 。
在《我要投资》里 , 创享投资创始合伙人易丽君 , 就在群雄逐鹿的资本市场中 , 显示出了女性投资人独特的力量 。
但她始终认为 , 投资人的能力不应该有性别标签 , 而是遵循市场规律 , 根据自己的投资逻辑和眼光 , 公平地选择项目 。
作为打工人,我在《我要投资》里看到了职场生存法则
文章图片
而在问及会不会与“女性创业者之间的共情” , 易丽君直接表示“我从不把自己当女性” , 从而在选择项目的时候 , 注重的也是项目本身的竞争力以及讲述人的专业与格局 。
很多女性参赛选手 , 就生动诠释了与性别无关的专业与格局 。
中科意创的副总经理刘智明 , 在成为系统牵引芯片的技术型创业者之前 , 做过一年的唱歌主播 。 但在被筑梦师和嘉宾们犀利问及“中科院是用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的?如果是作价入股 , 以后的专利是中科意创购买还是自行研发?”“你们的科研人员构成有多少?是两块牌子一路人马?”时 , 刘智明充满综艺感又有专业度的回答 , 不仅表现出了应有的专业素养 , 也为观众呈现出了职场女性的独有魅力 。
作为打工人,我在《我要投资》里看到了职场生存法则
文章图片
卓牧乳业的高级合伙人王胜男 , 在和炎黄国芯创始人郭虎进行1V1时 , 面临对手的硬科技项目 , 以一句“你们是科技兴国 , 我们是乳品强国”展现出了非常强的临场应变能力 。 虽然卓牧乳业在这一环节止步 , 但却获得了易丽君线下单独交流的机会 。
除了这两个项目 , 节目中还有很多女性创始人都展示出了与性别无关的能力 。 这也恰如易丽君一直以来的观点:“优秀的创业者跟优秀的投资人是一个最佳组合 , 没有性别差异 。 我们不需要刻意强调自己的性别标签 , 这相当于无形地缩窄了我们的选择面 。 ”
放在当下的职场中 , 无论对于企业还是求职者 , 都能带来深层的思考 。
对于企业来说 , 如果陷于女性标签 , 只短视地看到女性无法避免的婚育现实 , 而忽略在新消费浪潮下与消费升级宏观环境中女性的市场敏锐度 , 那无疑关上了企业长远发展的大门 。
对于职场年轻人来说 , 更是不必用性别刻板印象将自己画地为牢 。 职场的能力 , 从来都与性别无关 。
表现不行企业错失融资良机 , 职场“社恐”损失有多大?
年轻人在职场里 , 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社恐”标签 。
《我要投资》的舞台上 , 就有企业创始人因为临场表现紧张 , 导致给筑梦师与评审机构留下的初印象都不太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