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倍数怎么计算,防晒霜的防晒时间怎么计算( 二 )


4、防晒产品系数越高越好 。产品系数并不是越高越好 。因为防晒霜的防晒系数越高 , 也就意味着添加了越多的防晒剂,对肌肤的刺激也就越大 。所以,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 。
5、使用防晒品后可以不卸妆 。长期使用防晒品而不卸妆,容易导致毛孔阻塞、肌肤粗糙、长痘痘等 。如果用的是防水型防晒品,就更应该用专业的卸妆产品了 。
6、婴幼儿不需要使用防晒品 。婴幼儿的皮肤比成人的皮肤薄且发育不完善,抵御紫外线的能力弱,更容易晒伤 。对于婴儿,应更多地让其待在树荫下、遮阳伞下或者带篷的小推车里;如果是在太阳下 , 可在小范围的皮肤表面(如脸和脖子)涂抹少量的防晒品;对于儿童,如果户外活动的时间较长 , 则可以使用一些物理性防晒品 。
来源:百度百科-PA+++
来源:百度百科-SPF (防晒指数)
来源:人民网-防晒霜6大误区大扫盲 防晒漏三个死角都白搭

防晒倍数怎么计算,防晒霜的防晒时间怎么计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怎样用SPF值计算防晒时间现在市场上许多防晒霜都标有SPF数值,促销小姐会告诉您这个值越高,防晒效果越强 。那么SPF究竟有什么含义呢?
SPF是防晒系数(SUN proteetion Factor)的英文缩写 , 表明防晒用品所能发挥的防晒效能的高低 。它是根据皮肤的最低红斑剂量来确定的 。
皮肤在日晒后发红,医学上称为“红斑症”,这是皮肤对日晒作出的最轻微的反应 。最低红斑剂量,是皮肤出现红斑的最短日晒时间 。使用防晒用品后,皮肤的最低红斑剂量会增长,那么该防晒用品的防晒系数SPF则为:SPF=最低红斑剂量(用防晒用品后)/最低红斑剂量(用防晒用品前)
假设某人皮肤的最低红斑剂量有15分钟 , 那么使用SPF为4的防晒霜后,理论上可在阳光下逗留4倍时间(60分钟),皮肤才会呈现微红;若选用SPF为8的防晒霜,则可在太阳下逗留8倍时间(即120分钟),依此类推 。
SPF是目前国际上较广泛采用的表征防晒用品防晒功效的指数,国外一般采用人体皮肤试验或其它方法确定 。目前我国还未建立测定SPF值的标准 。本次试验采用国际上另一种评价防晒用品防晒功效的方法——光谱法 。它通过测定表征样本吸收和反射紫外线能力的吸光度值(OD) , 来评价防晒品的防晒功效 。
1、在购买防晒霜时,要注意SPF值,这是防止UVB射线的 。SPF值不是越高越好 , 越高皮肤“呼吸”越困难,一些人会过敏,在广州使用SPF值只要15至25就足够了 。在选择防晒品的时候还要注意防止UVA射线,防这种射线指标用PA表示,加号越多防晒效果越好 。
2、什么时候涂防晒品:安排在出门前15分钟涂,因防晒油擦完15分钟后才起作用 。
3、身体各部位都应擦,特别是在紫外线很强的地方 。
4、将防晒霜涂在手背上,洒上水后,最好挑能形成水珠的 。
您好 , 知我药妆肌肤顾问很高兴帮助您 。
 
SPF是防晒指数(Sun Protection Factor )的英文缩写,是防晒护肤产品对紫外线防护能力的大小 。SPF指数越高,对皮肤给予的保护能力就越大 。
SPF值不同 , 表示有效防晒的时间也不同 。具体为:
SPF 15 = 15* 10 = 150分钟
SPF 20 = 20* 10 = 200 分钟
SPF 30 = 30 * 10 = 300 分钟
SPF 50 = 50* 10 = 500 分钟
PA代表防晒产品对UVA的防护效果(UVA是肌肤老化的凶手),这是一种日本防晒指数测量标准,测试标准为2 – 4小时阳光照射后皮肤持久性黑色素沉淀(PPD)的稳定指数 。PA保护程度为PA+,PA++, PA+++ 。“ + “字越多,防止UVA 的效果就越好 , 有效防护时间也就越长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