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怎么分,如何划分季节?( 四 )


扩展资料:
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 。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 , 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 。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 , 尤其是生物适应最为明显 。
参考资料:四季_百度百科
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 。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 。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每个季节的月份是不能固定的 。
第一种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 。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 。这是一种传统的,常见的方法 。
第二种
天文学分类法(即西方分类法)四季划分更强调四季的气候意义,是以二分二至日作为四季的起始点的,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 。这种四季比我国传统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
第三种
为了准确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划分四季常采用气候上的方法既近代学者张宝坤分类法,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 。并且规定: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 。
按此标准划分四季,中纬地区季节与气候相一致 , 低纬地区和极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温度变化很不明显 。同时,在中纬地区,各季的长度也不一样 。这就是气候四季 。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 。这种方法,可以结合各地的具体气候,农业,故运用较多 。
第四种
气候统计法,因为一般以1月份为最冷月,因此,春季 , 为3,4,5月.夏季,为6,7,8月.秋季,为9,10,11月.冬季,为12,1,2月.这种四季分类法,比较适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
扩展资料: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现为一种天文现象 , 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 。当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决定了温度的变化 。
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南半球由冷变热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在不同季节有周期性变化规律 。
从春分经夏至到秋分,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南半球处于冬半年 。在此期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处于极昼 , 南极处于极夜;北回归线以北的太阳高度始终大于平均值,南回归线以南则小于平均值 。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于东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于西北方的地平圈上 。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均升起于正东方,降落于正西方 。
从秋分经冬至到春分 , 北半球处于冬半年,南半球处于夏半年 。在此期间,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极昼极夜和太阳高度,都同上述情况相反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于东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于西南方的地平圈上 。
从夏至经秋分到冬至,北半球由夏半年变为冬半年 , 南半球由冬半年变为夏半年 。在此期间,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极昼带逐渐缩?。荒习肭蛑缃コぃ?夜渐短 , 极夜带逐渐缩小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高度一直在减?。?南回归线以南则在增大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出升方向由东北变为东南,降落方向由西北变为西南 。秋分日由正东升起,正西降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