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是哪条河,大禹治水是哪条河( 四 )


禹也多想进去看一眼啊 , 可是他有要紧的事要办,怕耽误工作,硬是没有进去 。第二次经过家门时,禹的儿子已经能叫爸爸了 。
小家伙在妈妈怀里使劲叫着爸爸,禹只是深情地向妻儿挥挥手就过去了 。第三次,禹经过家门时,儿子已经十多岁 , 他跑过去要把爸爸往家里拉,禹抚摸着儿子的头,叫儿子转告妈妈,等治好水后再团圆,又匆匆地离开 。
13年后,禹历经千难万险,开沟修渠,终于战胜了洪水的灾害,促进了农业发展 , 使百姓能安居乐业 。禹因为治水有功,被舜立为君位的继承人,成了夏朝的第一个君主,所以历史上称他为夏禹或大禹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 治理的是淮河支流 。
首先说,大禹治水不是窝在一个地点不动,而是逐步前进的 。他治水的起点是在秦岭——淮河一线,也就陕西南部的淮河流域 。因为他不是公费旅游,说走远点就走远点,禹不至于闲到翻过秦岭直奔巴彦喀拉山脉去寻找源头 。至于治水的线路,因为禹本身做的就是让河水改道的事,几千年来,河流无数次改道 , 所以不能用现在的河流作为参照 。可以肯定的是,基本方向是往东南 。因为水往低处流,禹不可能产生把河水送上青藏高原的想法 。
虽然特别准确具体的路线已经不可考,但是借由今天安徽省蚌埠市西南的“禹会村”遗迹可以知道,治水工程发展到了天河湖一带 。线路越来越向东南发展,离黄河越来越远,自然就不是治理黄河了 。
当然,治水没有到此结束,而是一直延伸至今天的女山湖一带,有了这么一个大蓄水量的湖泊来承接泛滥的河水,可省了不少心 。
不过因为后来舜把首领的位置禅让给了禹,所以禹没有参与后期的治水工程,这个工作由伯益来继续领导,后来又交给了启,直到启当了天子,治水工程还没完全收尾,可谓旷日持久 。
禹治理的并不是黄河,其实还有很多佐证 。
一是因为史料记载不完整或不准确,虽然传说流传下来了,但上古时代地理知识落后,上千年来都把山东当成世界中心,把泰山当成昆仑山,淮河当成长江 。所以当时把淮河支流误认为是黄河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
还有另一个很大的可能性,就是统治者为了增加声望,故意编造,毕竟,禹是天子之爹嘛 。而且,费了这么大劲 , 说是治理淮河支流 , 不好听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有骆驼不吹牛,说禹治理的是黄河水患多过瘾 , 明显看起来功绩更丰伟 。
再者,从现代的角度去分析,大禹治理黄河水患是不可能的 。后世科技更发达,技术手段更高,人力物力也更齐备,但是挖一条京杭大运河都要历经几个朝代,而禹处在上古时期,那时候青铜器都是宝贝,铁器更没有,饭都未必吃得饱,凭什么能用最原始最落后的手段把黄河水患治理好了?这种事情现在都办不到 , 禹又不是超级赛亚人 。
这仅仅是从史实的角度还原真相,并不是抹杀大禹治水的功绩 。只是从各种情况来看,大禹治水,确实治理的是淮河支流 , 而不是黄河 。
说到大禹,大家肯定都知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这些典故大家都能脱口而出,但是小编想问,那大禹治水治的是哪个地方的水?大禹又是谁呢?这两个问题,是不是一下问到很多人很多人都不知道 。
黄河 。
大禹治水或鲧禹治水是中国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 。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 , 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