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的鞋带松开了,妻子弯下身给他系鞋带,不料从此天人永隔( 二 )


1926年 , 梁实秋刚从中国回来 , 他获取国立东南大学聘书后北上天津 , 在此期间曾致信邀请程季淑前来天津 , 他太想念自己的爱人 。
可是程季淑却告诉他说 , 名分未定 , 行为不可不检 。 梁实秋在听到了她的话之后 , 心中觉得有理 , 忍不住对这位女人肃然起敬 。
1927年 , 梁实秋终于准备好了和婚礼有关的一切事宜 , 他像个孩子一样对程季淑说:“婚礼已经准备好 , 只欠一个新娘 。 ”

|梁实秋的鞋带松开了,妻子弯下身给他系鞋带,不料从此天人永隔
本文图片

或许是因为梁实秋的心中太激动 , 他在婚礼上的时候 , 一不小心就把婚戒甩丢了 , 程季淑像个大姐姐一样安慰他说:“没关系 , 我们不需要这个 。 ”缓解了梁实秋的尴尬 , 也足以见证二人感情的真挚 。
程季淑毕业于京师高校 ,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岁月中 , 已经算得上难得 , 她在梁实秋出国的三年里 , 还学会了画画 , 并且有着相当不错的天赋 。 可是她结婚之后 , 选择放弃了自己的事业 , 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相夫教子之上 。
结婚后不久 , 他们就因为局势的变化 , 被迫从南京搬到上海 , 虽然婚后的日子颠沛流离 , 但是好在梁实秋的身边一直有程季淑 , 只要两个人在的地方 , 就是他们的家 。
梁实秋除了有很好的文学天赋 , 还希望在翻译上取得一定的成就 , 程季淑十分鼓励自己的丈夫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 翻译的工作枯燥又乏味 , 而且在当时的时代 , 即使把整本书翻译下来 , 也不会获得太多的回报 。
但是程季淑并不执着于眼前的功利 , 她默默地陪伴在梁实秋身边 , 希望丈夫能实现心中所想 。 事后梁实秋曾说:“若不是季淑的决断与支持 , 我是不敢轻易接受这一份工作 。 ”

|梁实秋的鞋带松开了,妻子弯下身给他系鞋带,不料从此天人永隔
本文图片

美满的婚姻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 , 1937年 , 局势骤然变化 , 因为一系列革命运动 , 梁实秋不幸成为日本人的“黑名单” , 如果不赶快逃离 , 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 梁实秋匆忙离开妻子 , 而程季淑自愿担起了照顾家中老小 , 和承担所有家务事的责任 。
这一分离就是六年 , 程季淑从来没有责怪过梁实秋无法在这六年中尽到丈夫的责任 , 相反她尽心尽力地保护梁实秋的家人 , 不让他们受到伤害 。
1944年 , 程季淑历经千辛万苦 , 从北平赶往四川 , 和自己的丈夫相逢 。 此后的许多年 , 因为战胜局势 , 程季淑和梁实秋在一起的时光聚少离多 , 夫妇二人生活拮据 , 每一次见面 , 都要历经千辛万苦 , 还要穿越动荡的城市体会奔波的艰辛 。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 梁实秋和程季淑前去台湾 , 他们才得以一起生活 。 值得庆幸的是 , 即使生活不稳定 , 梁实秋在妻子的鼓励之下 , 也从来没有忘记放弃自己的翻译事业 。
1967年 , 梁实秋顺利完成了莎士比亚37本著作的翻译 , 这个伟大的工程是新中国的头一份 , 也是中国翻译事业中的里程碑 。

|梁实秋的鞋带松开了,妻子弯下身给他系鞋带,不料从此天人永隔
本文图片

在庆祝梁实秋翻译成功的大会上 , 谢冰莹先生也在自己的致辞中提到:“梁实秋翻译事业的成功 , 有一半都归功于他的夫人 。 ”
不仅如此 , 世界画刊的社长 , 在看到梁实秋房间中挂着程季淑年轻时候的照片后 , 主动让梁实秋把程季淑的照片寄过来 , 然后录制在他的画报上 , 并且在旁边备注:“这是梁夫人程季淑女士——在四十二年前——年轻时的玉照 , 大家认为梁先生的成就 , 一半应该归功于他的夫人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