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几月份到几月份,夏天是几月到几月( 二 )


1.少吃温热性水果
但在选择水果的时候要注意,千万不要选择一些温热性水果,比如荔枝、桂圆、樱桃、番石榴等,这些水果都属于温热性水果,如果过量食用的话除了不利于人体健康之外,同时还会导致出现上火的情况 。
2.少吃坚果
夏天吃坚果时一定要保持适当的量 , 在50克瓜子仁中所含的热量相当于一大碗米饭,所以坚果也是非常容易导致上火的食物之一,夏季要尽量少食用 。
3.少喝鸡汤
夏季要以清补为主,如果某些菜馆还推荐乌鸡、老母鸡汤这样温补的汤,就适得其反了,而应选择鸭汤或鸽子汤 。
4.少吃冰冷食物
夏季天气炎热,冰冷食物虽可暂时缓解燥热 , 但食用冰冷食物会使口腔受冰冷刺激,容易造成唾液腺及舌部味觉神经、牙周神经迅速降温,有时甚至出现麻痹状态;会刺激咽喉,引起咽炎或牙痛等不良反应,同时还会刺激脾胃,影响胃液分泌而使食欲减退,造成消化不良、厌食、腹部胀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
参考资料:夏季 (气候学季节名)-百度百科
我国习惯将立夏作为夏天的开始,秋分作为夏天的结束 , 而气象学上的夏季则要要推迟到立夏后25天左右 。古人把农历四、五、六月算作“夏天”;今人把公历6、7、8三个月当作“夏天” 。科学的划分方法是平均温度22℃以上为“夏天”,据此,当平均温度持续低于22℃时即为夏天结束 。在南半球 , 一般12月、1月和2月被定为夏季 。
资料拓展:
夏天饮食注意点:
一、注意增加一些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 。
二、注意补充盐分和维生素 。高温季节最好每人每天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及钙、钠等营养素,这样可减少体内糖类和组织蛋白的消耗 , 有益于健康 。
三、注意不可过食冷饮和饮料 。气候炎热时适当吃一些冷饮或饮料,能起到一定的祛暑降温作用 。
四、注意补钾 。暑天出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钾现象 , 会引起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候 。
五、注意滋补 。夏天需要滋补 , 而以清补为原则 。清补的含意是挑选的食物要利于滋阴、健脾、祛暑、化湿 。诸如鸭肉、鲫鱼、虾、食用蕈类(香菇、蘑菇、平菇、银耳等)等等 。此外,亦可进食一些绿豆粥、扁豆粥等“解暑药粥”,有一定的驱暑生津功效 。
六、注意饮食卫生 。膳食最好现做现吃,生吃瓜果要洗净消毒 。在做凉拌菜时,应加蒜泥和醋,既可调味,又能杀菌,而且增进食欲 。饮食不可过度贪凉,以防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 。
知识链接:
百度百科:夏天   夏日养生
古人把农历四、五、六月算作“夏天”;今人把公历6、7、8三个月当作“夏天” 。夏天 , 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英语为summer,又称“昊天”,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我国习惯将立夏作为夏天的开始,气象学上的夏季要推迟到立夏后25天左右 。
拓展资料:
一、夏季:
夏季是一年的第二个季节,是四季之一 。在大多数地区夏季是气候炎热、有可能缺水的季节 , 此外 , 由于夏季时北半球大部份学生都放暑假,因此也是相当旺盛的旅游季节 。在北温带,气象意义的夏季为5月21日(小满)~8月22日(处暑);在南温带 , 气象意义的夏季为11月21日(北半球的小雪)~次年2月18日(北半球的雨水) 。
二、节气:
立夏太阳位于黄经45度 , 5月5-7日交节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