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不知道身边谁是鹿道森,除非他已经决定赴死( 二 )


同时有20多人试图离开这个世界 。
●每个自杀成功者 ,
平均曾经尝试自杀超过20次 。
●18-30岁个体自杀意念发生率最高 。
说到自杀 ,
很多人都不相信一个事实:
30岁以下的人会占自杀总数的很大部分 。
很多家长很多老师都觉得:
“年轻人没有值得一死的事 。 ”
“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值得去死呢?”
其实答案正好相反:
对他们而言 ,
还没有什么东西迫切需要他们活着 。
所以 , 如果一定要拯救鹿道森 ,
我觉得最值得倡导的办法 ,
就是要用一个东西去让他们觉得“迫切需要活着” 。
这个东西是什么?
父母的爱 。
05

|你永远不知道身边谁是鹿道森,除非他已经决定赴死
本文图片

特别喜欢两个帖子 。
第一个帖子是上面这张图:
高中时 ,
很多痛苦的事情不断发生 ,
当时很想从公寓上跳下来 ,
已经把脚放到13楼的栏杆上了 。
但是 , 注意到这件事的母亲 ,
边哭边从钱包里拿出我幼稚园的时候 ,
在母亲节给她做的“什么愿望都帮你实现券” 。
两个人抱在一起哭了半天 ,
从那之后 ,
我就一次也没想过要死了 。

|你永远不知道身边谁是鹿道森,除非他已经决定赴死
本文图片

第二个帖子是上面这张图:
我大概五六岁的时候 ,
问了现在已经过世的母亲:
“我的宝物啊,是这个彩色的弹珠 。 妈妈你呢? ”
她回:“我的宝物呀 , 是你哦 。 ”
那之后已经过了二十几年 ,
【|你永远不知道身边谁是鹿道森,除非他已经决定赴死】在这途中无论被人背叛、伤害几次 ,
挫折到觉得干脆放弃自我算了的时候 ,
我都会想:
“怎么能死啊 , 我可是妈妈的宝物啊 。 ”
饱含着爱的话语 , 效力是永远的 。
我为什么要讲这两个帖子呢?
我就是先告诉很多父母 ,
如果你很爱孩子 ,
那么在你不知道的时候 ,
你的爱 ,
其实已经拯救了孩子很多次 。
06

|你永远不知道身边谁是鹿道森,除非他已经决定赴死
本文图片

特别喜欢上面这张图 ,
这张图是什么意思呢?
用演员高亚麟的话说就是: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 ”
用诗人汉诺赫·列文的话说就是:
“妈妈 , 你是我和死亡之间的最后间隔 。 ”
很多很多孩子 ,
其实都想过自杀 ,
但他们最终之所以没有自杀 ,
是因为父母很爱他们 ,
他们舍不得让妈妈难过 ,
舍不得让爸爸难过 。

|你永远不知道身边谁是鹿道森,除非他已经决定赴死
本文图片


|你永远不知道身边谁是鹿道森,除非他已经决定赴死
本文图片

在微博上搜索“妈妈会难过的” ,
你会发现很多这样的留言 ,
真的很多很多:
“妈妈会难过的 , 所以我不能走 。 ”
“绝对不可以 , 妈妈会难过的 。 ”
“想从天台跳下去 , 但是妈妈会难过的 。 ”
“不行 , 不可以 , 妈妈会难过的 。 ”
“一定要撑住 , 不然妈妈会难过的 。 ”
“不能死掉 , 不要放弃 , 妈妈会难过的 。 ”
那些爱孩子的父母 ,
可能永远都不知道:
你们的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