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谢春彦白描画作《金庸人物》
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文艺评论家毛时安曾回忆说 , 贺友直先生是“连环画家”这众所周知 , 但在连环画中把线描发挥到进入当代百姓的生活 , 他是第一人 , 现代对于贺友直的评价为什么还没有达到我们认识的高度呢?因为当年连环画就是前些年的电视连续剧 , 就是这两年的抖音、快手 ,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通过连环画进入了艺术和文化的领域 , 可以说贺友直的白描是心中的艺术圣经 。
该书编者李天扬在跋文中记有:“贺先生逝世五年后 , 谢春彦先生牵头办了纪念贺先生的画展《白描精神》 , 并命顾村言兄和我任策展了 。 我为画展写了小序 , 不揣浅陋 , 列入此集 , 即《清澈的贺老》 。 此次 , 十分荣幸地奉命编辑这本纪念文集 。 让我感到 , 与贺先生的缘分 , 很长 , 很久 。 ”
知名摄影师丁和回忆说 , 他印象里的贺友直先生 , 如父如友 , 酒到酣畅时 , 贺友直喜欢在酒瓶上题字的往事 , 尤见率真风趣 , “贺伯伯更多时候像个朋友 。 酒到酣畅 , 我们变得‘没大没小’ , 我的工作室里珍藏着各色形状的酒瓶 , 那都是贺伯伯喝完的瓶子 。 特殊的是 , 每一只上面都留有他的题字 。 ”
本文图片
丁和收藏的绘有贺友直自画像的酒瓶
收藏家徐建华回忆说 , 刘旦宅先生与贺友直先生的友谊是很深的 , 刘旦宅先生对贺友直先生的艺术评介是很高的 。 他认为贺友直先生是连环画艺术中成就最高的 。
与贺友直先生交往颇多的画家、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王犁认为 , 贺老的艺术上留给我们思考的命题有很多 , 还有贺老在他所处时代快速变化中作出的选择 , 特别是生活中的选择和拒绝的力量 , 都是击中后来人的光芒 。 所以只有超越时代的人 , 才有超越时代的艺术 。 接触到他真是福气 , 沪杭的距离正好是思念的距离 , 本来就接触少 , 反而更觉得他一直没有离开 , 心里一直觉得来上海就可以见到他了 。
本文图片
刘旦宅转赠徐建华的贺友直《弄堂里的老上海人》
本文图片
2012年 , 贺友直(右)在家中与顾村言对话时
与贺友直交往颇多的媒体人、书画家顾村言认为 , 贺友直先生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 “如果从百年历史巨变中看贺公的白描 , 从一位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方式看贺公白描里的寄托 , 或许更有意义 , 朴素而简净的白描 , 正如黄宾虹所言的‘画之民学’ , 里面有着一种朴素的人文情怀 , 由顾恺之、李伯时直至陈老莲一脉 , 其实都在传承并寄寓着中国知识分子对人性深处的把握与思考 , 对社会人生的洞察 。 对比贺友直先生 , 我想到了孙犁、汪曾祺先生在文学上的突破 , 内在一以贯之的也是人文主义 , 他们是相通的 。 ”
有意味的是 , 此次《百年友直——贺友直先生纪念文集》首发式的举办地大沪联合艺术空间正在举办《村言笔墨志——顾村言画展》 , 其中不少人物画作品可以看得到贺友直先生的潜在影响 。 顾村言表示 , 他喜欢绘画其实与从小读连环画有着密切的关系 , “记得儿时尤其喜欢贺老的白描 , 小时候临摹过不少贺老的画作 。 可惜后来大多丢失了 。 ”据悉 , 这次他还专门呈现了此前临摹的部分贺老白描作品 , 以作观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个人快乐的根源,是找到真实的自我
- 爱的二八定律|《爱的二八定律》永远不要小瞧老板玩弄员工的手段,御姐也不好使
- 婚姻|《再见爱人》婚姻观察类综艺开播,丈夫竟认为妻子是“0分妻子”
- 爱的二八定律|《爱的二八定律》秦施:真正放下一个人,会有三个表现
- 清热生津|《卿卿日常》他再次圈粉,被观众喜欢不仅因为角色,这一点也重要
- 朱韵|《点燃我温暖你》这就结束了?李峋与朱韵盖章结婚,丈母娘认可李峋没?
- 足迹|潘涌昌:我的十年日记《足迹》序
- 奥古斯汀|《人间喜剧之猫打球商店》:聪明的女人,爱男人大都爱得很浅
- 初恋|《初恋》:为什么我们还是要爱
- 张婉婷|《再见爱人2》:我从张婉婷身上,看到了过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