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有科学依据吗?( 四 )


具体来说,当月亮直接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移动时 , 它在天文学上被称为“新月”,晚上看不见月亮 。当月亮绕地球转90度时,它被称为“上弦” 。天黑时,半个月亮在天空 。当月亮再转90度时,它被称为“望” 。月亮和太阳在地球的两边 。天黑时,我们可以看到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 。这时,月亮是最圆的 。
也可以理解,在农历的第一天,我们看不到月亮,它被称为“新月”或“朔” 。到农历十五左右,我们看到了一轮圆月,叫做“满月”或“望” 。
在天文学中,绕地球一周之后,月亮从“朔”位置转到下一个“朔”位置所花费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大约29.53天 。月球从它的朔位置移动到望位置大约需要15天 。
天文学规定每个“朔”都必须被设定为农历的第一天,这使得“望”的时间不固定在农历十五这一天 , 也是十六甚至十七 。因此 , 就会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甚至是十七圆 。

为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有科学依据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为什么15的月亮16圆典故“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一种天文现象 。月亮是否圆是根据“朔”和“望”来决定的 。
朔,是指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 。
望,是指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 , 也叫“望” 。
农历的标准是“朔”一定要在初一 。如果“朔”在初一凌晨,那么“望”应该在十五的晚上;而当“朔”在初一出现比较晚时,“望”也会延后 。
简单来说就是,农历月初月亮出来的早就十五的月亮圆,如果月初月亮出来的迟就十六的月亮圆,最晚可能到十七圆 。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虽然是句古语 , 不过说得很有道理 。
据统计,近10年间(2005年至2014年),中秋月亮“一五圆”有4次(2005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十六圆”有5次(2006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4年);“十七圆”有1次(2007年) 。出现的频率这么高 , 就难怪民谚说“十五月亮十六圆”了 。
这种说法跟我们使用的农历有关 。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对地球,此时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 , 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 , 十六,月亮亮的一面朝向地球,此时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 , 称为“满月”,也叫“望” 。
为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有科学依据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人们多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有什么根据 。2006年:俗语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而天文学家说,今年中秋节的月亮将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最圆 。
江苏省天文学会专家说,民间之所以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一说,是因为月球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转动,从一个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平均需要29天12小时44分钟 。在“望”时 , 月、地、日最接近一条直线,月亮因此也最圆、最亮 。但由于月亮转速有快有慢 , 因此每次抵达“望”的时间不同,大多在农历十六日甚至十七日凌晨 。
今年农历八月,天文学意义上的“望”,将出现在农历八月十五(9月18日)的10时01分,故今年中秋节当晚就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圆月 。
为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天文学家说,这是因为只有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如同两个人正好脸对脸)才能看到圆月 。但是,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时近时远;最近时有36万千米,最远时有40万千米,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