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逆光而生,向光而行”,上海第一家残疾人友好书店开幕( 二 )


书店共有7位成员 , 韩颖是名誉店长 , 她的导盲犬安安也是书店一员 。 其他5名店员采用2位视障人士店员和3位健全人店员搭配的方式 。 “视障人士理货、清扫都毫无问题 , 甚至因为触觉的敏锐可以做得更好 。 ”韩颖表示 , 书店并不会为2位视障店员提供特殊的照顾和培训 , “最好的方式就是无差别对待 。 ”书店的两位视障人士店员 , 一位是后天失明之后失去了工作 , 另一位是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 。 而书店开放招募店员时 , 报名的人远远多于这个人数 。 这让韩颖感慨 , 属于残疾人的工作机会依旧太少 。
书店|“逆光而生,向光而行”,上海第一家残疾人友好书店开幕
本文图片

韩颖的导盲犬安安也是一位特殊员工 。
韩颖也是一位后天失明者 。 她曾是一名教师 , 后因病双目失明 。 但看不见光的她 , 却活成了别人心中的一束光 。 失明之后 , 她先是刻苦学习 , 取得了中英文双学士学位 , 又投身公益 , 创立“上海光影之声无障碍影视文化发展中心” , 制作无障碍电影300余部 , 解说词创作近500万字 , 还发起“小桔灯”盲人导医公益项目 , 获得了“全国自强模范”“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
“逆光226”中 , 也设置了观看无障碍电影“阳光院线” 。 一块设在吧台后的大屏幕从天花板垂下 , 小小的书店顿时化身影院 。 韩颖现场播放了电影《1921》的一个片段 , 特意加入的解说音轨将演员们的动作和周遭环境一一描述 , 帮助视障人士“听”到电影中的画面 , 另外加入的字幕以文字描述了环境音和说话人的身份名字 , 帮助听障人士“看”到电影中的声音 。 以这样的方式 , 视障人士和听障人士都可以欣赏一部电影 。
开幕式上精致的甜品台 , 是由听障人士俞游波制作 , 他是一名西点研发师 , 也是来自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旗下残疾人职业技术能手俱乐部的一名“能人” 。 俞游波在酒店从刷盘子做起 , 经过不懈努力成了五星酒店的西点师 , 获得过许多西点制作比赛的奖项 , 还与同为听障人士的朋友王东硕一起创业成立了“Bo's梦幻甜品堂” 。 此次 , 俞游波将成为“逆光226”书店里特色主题课程的一名导师 , 教大家制作甜品 。 虽然人生有苦有酸 , 俞游波却始终努力向人们分享着心中的“甜” 。
书店|“逆光而生,向光而行”,上海第一家残疾人友好书店开幕
本文图片

开业仪式上的甜品台 , 由听障人士俞游波制作
开业仪式上 , 导盲犬系列数字藏品也进行了首发 。 这是新华传媒与数旅人首批合作开发的数字藏品 , 描绘了明星导盲犬的逆光形象 , 带读者了解更多“逆光同行”导盲犬与视障人士的故事 , 还让大家能在未来的“逆光”元宇宙中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数字“导盲犬” 。
“我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 , 真是大开眼界 。 ”听障摄影师朱德春担任开业仪式上的摄影 。 他认为书店的设计很适合视障听障人士 , “希望以后常常来这边参加活动 。 ”
“逆光226”前身是一家服装店 , 瑞金二路街道收回这块场地后打算将之变为公益场所 , 得知新华传媒计划做一家非视觉书店后 , 二者一拍即合 , 最终诞生了这家“逆光226” 。
“其实街道中居住的残疾人不少 , 但很多人行动不便 , 很少出门 。 我们希望‘逆光226’能成为南昌路上、梧桐树下 , 属于残疾人的一个温暖的家 。 ” 瑞金二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伟峰表示 , 希望这座明亮温暖的书店能把残障人士人聚集起来 。
“这里的每一个摆设、每一件小小的产品 , 都是残疾人制作出来的 。 ” 韩颖说 , “逆光226”是一家“不止于书”的书店 , 这里有阳光院线的无障碍电影 , 有残疾人非遗传人开设手工艺课程 。 普通读者也可以在这里接触到有故事的残疾人 , 感受他们的精神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