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洞房的来历,洞房这一名称的来历?( 三 )


从古至今 , “入洞房”都是传统中式婚礼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作为“礼成”的一个最终仪式,一直到现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还保留有新婚之夜“闹洞房”的习俗,古代文人更将洞房花烛夜列为人生四喜之一,那么 , 新婚之夜,为什么要称为“入洞房”呢?
在远古时期,大概应该是文字还没出现、文明也只刚刚萌芽的时候,这个时期的人类主要以洞穴作为居所,他们刚刚进化出了灵智,开始有了廉耻和道德的意识,知道要用树叶遮蔽身体的重要部位,有了隐私和尊严的概念 。
人与动物有个最大的区别――人类有道德与廉耻意识,而动物没有!比如动物的繁衍交配,可以旁若无人肆无忌惮,而人类不会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懂得在结合的时候避开族群,躲到更加隐蔽私密的洞穴里进行 。
那么到了语言和文字出现的时候,年轻男女相互吸引走到了一起,谈着谈着恋爱就找不到人了,别人问哪去了,知道的人就说洞房去了,大家马上都秒懂是什么意思,于是,洞房,就成为了男女婚配确立的标志 , 洞房之后,就算是事实意义上的夫妻 。
所以在文明和文化逐渐形成之后,传统婚礼的最后一项,依旧保留了“入洞房”的环节 。“洞房”为什么叫洞房,就是因为它是从远古时期保留下来的原始习俗,新人必须在私密的洞穴中完成婚配,所以,古人发明的“入洞房”叫法,简直是太形象了 。
那么“入洞房”入的是什么洞呢?实际上就是指远古时期人类结合时的私密洞穴 。这也让“洞房”这个词在后来有了双层涵义,一种就是指新婚夫妇完成婚礼,第二种就是用来代指为新人准备的卧室,因为随着人类生活居住条件不断提升,私密的洞穴慢慢也就变成了舒适的婚房 。
洞房一词,在古人的诗作当中 , 有大量的体现,比如唐代诗人朱庆馀的“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这里描述的就是一个新婚的女子,在经历了洞房花烛夜之后,准备在天亮以后去拜见公公婆婆和家中其他长辈,有点娇羞,又有点忐忑不安的感觉 。
还有宋代的柳永,是著名的青楼词圣,他也曾写过“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什么意思呢?说难忘初次相遇洞房的浪漫和美好,当时就想着要和你永远在一起 。那么这里的洞房,只是一种文雅隐晦的代指,因为柳永当时长期混迹在娼馆酒肆,流连于烟花柳巷,所以才会有初次相遇就“洞房”的情况发生 。
那么和洞房有关的诗词,最负盛名的当然就是那句“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也是所谓的“人生四喜”!
不管是古人将洞房花烛列为人生四喜之一,还是现代传统婚礼上“入洞房”的仪式 , 都是在强调婚姻的神圣与珍贵 , 洞房不是儿戏,婚姻更应该付出一生的努力去对待!

入洞房的来历,洞房这一名称的来历?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历史上的古人们为什么把新婚夜叫“入洞房”?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生活中的一些习俗都是从古代传下来的,就比如说结婚这件事 。男女双方入了洞房之后,就代表着两人正式结为了夫妻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古人把新婚之夜叫做“入洞房”吗?说出来很尴尬,女孩羞红了脸 。
实际上 , 洞房起初叫做“同房”,相传在远古时期 , 有一个部落首领叫巢氏 , 他聪明过人,有一次看到族人因为住在山洞里被野兽侵犯,于是想出了一个主意,那便是在树上搭建了一个固定的住宅 , 足以容纳下三四个人,建好之后,感觉住着还挺舒服,于是巢氏开始带领族人搭建起更多这样的房子,渐渐地同住在一个树屋中两个人也就演变成了夫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