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历七月十四是啥节日,为什么广东这边有个说法:阴历7月14日是鬼节呢?有什么由来吗?鬼节要注意什么呢?( 二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为啥广府人的鬼节是七月十四,而其他地方是七月十五?这里说的鬼节是中元…中国有四大传统鬼节:三月三、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
鬼节习俗复杂,有的地方是十四,有的是十五,甚至有十三十二过鬼节的 。有的地方是要在七月十五中元节前择吉日祭拜“家仙”和祖坟,因此会选在十三或十四 。
所以各地习俗不一,但目前一般都定在七月十五,因为按照道教世界观,习惯将一年的“天官”(上半年)的正月的十五称之为“上元节”;下半年的地官节段的七月十五,则叫做“中元节”;由于地含水,水作用地,所以,地官下半年中段的十月十五则是“下元节” 。这上、中、下三元,则组构出了道教对世界的三元一体系统认识 。
七月十四过了24点了就是七月十五了撒,楼主,全国各地的中元节都是七月十五,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为鬼月,都可以进行祭祀
各地都不一样,从古代就是这样了,应该说是祭祀过节的那天日期不同,但传统意义上的地官赦罪日(中元节)还是七月十五号
中元节,即盂兰盆节(鬼节)通常是在农历的七月十四或者十五这一天
每个地方风俗不一样啊

广东农历七月十四是啥节日,为什么广东这边有个说法:阴历7月14日是鬼节呢?有什么由来吗?鬼节要注意什么呢?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广东传统节庆       广东本土传统节庆,以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形式多样而著称,一年之中贯穿多个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广东大多数节庆来源于中原地区,但是又不乏地方特色、民族特色 , 有自己一套规范、整理的过节传统 , 迥然于其他地方 。那么,广东民间都有哪些传统节庆呢?广东人又是怎样过这些节庆的呢?
(一)春节
俗话说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为四季之首,而春季之首则是一年之元旦,广东人对这天非常看重,每到这天必热烈庆贺,俗称“过年” 。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即为春节,但实际上 , 春节并非独指正月初一,而是指从正月初一开始的贺春节庆,一直延续至正月十五才算结束 。广东人过春江,形式多样,一般从除夕便开始张罗,吃过团圆饭后 , 便进行娱乐活动,一直到正月初一零时到来,便家家户户燃放鞭炮,按照传统说法,这是“接财神进家”,希望财神爷能在新的一年里给自己家赐财赐福,保佑自己阖家福寿康宁 。到了正月初一早上,各家各户又要燃放鞭炮,俗称“报晓”,民间说法是哪家放得越早就得到财神赠赐越多 。这天早上,小孩子要向大人拜年 , 大人则要给小孩子发红包 , 并互相赠以吉祥祝福语 。接着,各家各户的妇女都要到村中的宗祠、祖屋、社坛、庙宇处拜神,以清香清茶供上,日夜如复,一直延至正月初七“人日”结束 。妇女拜神完毕后,就要回家煮汤圆 , 然后全家人都要吃,象征全家团团圆圆 。正月初二一早,各家各户都要杀鸡拜神,俗称“开年”,寓意这天开始就可以杀生了 , 也可以去探亲了 。杀鸡开年一般在早上进行,吃过午饭后,大部分外嫁女都会选择在这天回娘家探亲,作为走亲戚活动的开头戏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 , 人们都可以来往走亲戚,这也是人们最忙活的时间段 。正月初七,俗称“人日”,相传是人的生日,既然这天是人的生日,所以人们这天都要在家中休息 , 禁忌探亲,不宜进行劳作及娱乐活动 。这一天,各家各户同样要杀鸡拜神,拜过神,就不需要再每天上香了,而神位前的油灯可无需再添油了 。正月十五,民间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也是春节期间最后的高潮部分 , 过了这天,春节就算结束 。元宵节这天,按照习俗仍然要杀鸡拜神,晚上要吃团圆饭,寓意阖家团圆 。在前一年得子的人家,要在前年除夕这天在宗祠或祖屋、社坛处挂上灯笼,俗称“上灯” , 过完元宵节,就要把灯笼取下来,俗称“除灯”,除灯之日 , 必聚亲友为宴,以贺获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