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知止,是人生大智慧


王通|知止,是人生大智慧
本文图片

隋代大儒文中子王通 , 写过一本书 , 书名即为《止学》 , 其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大智知止 , 小智惟谋 。
在蝇头小利上的蝇营狗苟 , 只是末流的小智;知止 , 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知足不辱 , 知止不殆 。
“止”字最初有“脚趾”的意思 , 后来人们又因之衍生出其它含义 。 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是“停止”的意思 。
《道德经》中说:“反者 , 道之动 。 ……知足不辱 , 知止不殆 。 ”
物极必反 , 盛极而衰 。

王通|知止,是人生大智慧
本文图片

《红楼梦》中有句话:身后有余忘缩手 , 眼前无路想回头 。
一个人做人做事如果没有尺度 , 贪得无厌 , 不知道何时该收手 , 早晚都会招致祸患 。
曾国藩认给弟弟的家书中这样写道: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 , 以为惜福之道 , 保泰之法 , 莫精于此 。
花全开 , 意味着就要开始凋谢;月全圆 , 就代表着要开始残缺 。
自然规律如此 , 人也是一样 , 春风得意之后 , 常常会有意料不到的灾难 。
唯有以“知止”为始 , 才能以“得”为终 。 利无尽处 , 命有尽时 , 《周易》在“即济”卦象之后是“未济” , 也是这个道理 。

王通|知止,是人生大智慧
本文图片

【王通|知止,是人生大智慧】止语
我们每个人 , 都是独立的个体 。
我们可以给人建议 , 但是不能越界干预 。
有些话点到为止 , 看透了不去戳破 。
言者无意 , 听者有心 。
什么能说 , 什么不能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话的人是谁 。
宁可无言 , 也别话多 , 话说得越多 , 越是在自找烦恼 。
懂得止语 , 才能把无妄之灾解于无形 。
止欲
欲望 , 一定要适可而止 , 不要让欲望焚了身 , 不要因欲望伤自己 。
合理的欲望 , 催人进步;过度的欲望 , 伤人肺腑 。
贪婪是恶 , 多欲为苦 , 人生在世 , 要懂得知足 。
止思
不要胡思乱想 , 不要没事瞎琢磨 。
很多事情 , 其实根本不算事 , 想得多了 , 便成了烦恼 。
有空 , 不要瞎想 , 没事 , 多多赚钱 。
一件事如若你解决不了 , 就交给时间 , 人生在世 , 讲究水到渠成 , 岁月悠远 , 耐心是最丰厚得宝藏 。

王通|知止,是人生大智慧
本文图片

《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 , 定而后能静 , 静而后能安 , 安而后能虑 , 虑而后能得 。
一个人只有明确了自己应该身处哪个位置 , 才能没有迷茫和犹豫 。
静下心才能来思考问题 , 规划人生 , 最后获得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局 。
“大智知止” , 说的不仅仅是遇事知足的相反相成之道 , 更是身处迷茫和困惑环境下定心的基石 。
要珍惜当下 , 欣喜拥有 , 做好眼前事 , 珍爱眼前人 。 还将旧时意, 怜取眼前人 。
“知止”二字的背后 , 更为深刻反映的 , 是一种清明心性 , 是一种尊道贵德、惜物爱人的做人标准与追求 。

王通|知止,是人生大智慧
本文图片

止 , 是一种分寸;止 , 是一种境界;止 , 是一种修行;止 , 是一种自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