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朋友,你们相识多年,曾经无比要好,回忆起那个有他陪伴的青葱岁月,依然有些热血沸腾 。
后来,你们各自去了不同的城市谋生,做着不相干的工作,偶尔聊几句,大多数时候各自忙着自己的那摊事儿 。
一开始你们会谈心,聊感情、聊生活、聊共同兴趣爱好;你们常走动,参加彼此的婚礼,认识对方的家人 。
渐渐地,你们之间开始有了距离感 。特别是各自有了家庭后,你们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少 。
有时你给对方发的消息,要到第二天才能收到回复,或是干脆收不到对方的回复;逢年过节不再单独问候,你变成了他群发祝福中的一员;你给他的朋友圈点赞、评论,从来得不到他的回应;你主动提议什么时候再聚聚,他说好的,却再也没有了音讯 。
你发现,这段友情只剩你一个人在维系,你有些低落,不明白原因出在哪里 。
成年人的友情,结束时悄无声音,尤其是人到中年,主动和你断联的人,就别去打扰了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选择主动断联,原因有很多
选择主动和你断联的人,也许有他自己的苦衷 。
社会心理学中分析过对于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比如:熟悉与邻近、相似与互补等 。
人们在选择朋友时,容易与那些和自己相似,或是在某些方面看起来互补的人成为朋友 。物理空间的确能拉近两个人的距离,经常见面而又熟悉的人更容易成为朋友 。
特别是成年初期的交友选择,一起打游戏、一起参与集体活动、一起吃饭,你们年龄相当、兴趣爱好相同、社会背景及社会地位相似,对于友情的维系毫不费力 。
但随着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的到来,你们的人生轨迹慢慢变得不一样,友情就此发生转折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 。
有人对“友情”做过一份持续十九年的追踪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流动性加强对于接近性的破坏让曾经的友情更容易流失 。
文章图片
回到前文,为什么说选择主动断联,也许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物理距离的拉远,让友情产生距离感 。
两个人不在同一座城市,或者即使在同一座城市也因为各种原因很少见面,彼此依靠线上交流,就像网友一样,时间久了,哪有那么多话聊 。
慢慢地,他交了新朋友,你也有了新朋友 。你们交流的频率变少,共同话题就会越来越少,有距离感在所难免 。
【打扰了 人到中年,主动和你断联的人,就别去打扰了】其次,人生目标、理想的不同,让你们渐行渐远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得多了,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人生目标和理想变得越来越具体 。
特别是人到中年以后,对自我有清晰的认知,交友的目的不再像年轻时那样为了倾诉、为了有人懂得自己 。便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有共同人生目标、相似人格特征的人交往 。
文章图片
再者,社会地位的悬殊,让友情变得“不平等” 。
如果你们社会地位有悬殊,也会让友情变淡 。
比如你混得越来越好,对方却一直不温不火,升职难、加薪难,又有老婆孩子父母要养,日子过得没有你舒坦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离婚|女人离婚后生活怎么办?这个女人讲了真心话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
- 《开端》众生皆苦!除了小人物让人破防,还隐藏着什么样的思考?
- 人老了,真正的富有,是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
- 我爱过你,后来放下了
- 米饭|你有多久没吃到米饭香了?
- 经常在办公室讽刺我们的女同事,净身出户了,如今送外卖为生
- 想念不联系,牵挂不打扰,把你放在内心深处,是我最后爱你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