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社会对30岁以后的女性会很残酷?”所有女孩都要警惕这种鸡汤!( 三 )


此时,我们才是真正地活着,作为每个“我”活着 。
“年龄红利”理论的一切核心,是将女性视作一种有保质期的物品,并教授女性提高自己作为物品的价值,好与其他同样高价值的物品形成匹配 。
下面我们要谈,这种物化的逻辑,究竟是不是有害的,如果有,它是怎样“有害”的?

婚姻 “社会对30岁以后的女性会很残酷?”所有女孩都要警惕这种鸡汤!
文章图片
支持“年龄红利”理论的女性往往会觉得,这套说法在社会现实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帮助很多女性做到了抵御婚嫁职场风险、提高这些女性个体的生活质量 。但她们可能没有意识到,遵循这套方法论让女性付出了多少 。
这套理论将女人的年龄、外貌、能力全都化为可以计算的价格和可以交易的物品,不难想象,信奉这套理论的女性将会长久地为“不要失去价格上的领先地位”、或者“自身的价格仍有提升空间”感到焦虑 。
另一种经常与“年龄红利”共同出现的言论是,“女人应该发挥自己性别优势” 。其中一种解读是,女性如果能够发挥自己的美貌、温柔,或者扮演柔弱、无知,可以很轻易地从男性身上获得特权和“好处” 。

婚姻 “社会对30岁以后的女性会很残酷?”所有女孩都要警惕这种鸡汤!
文章图片
希望大家仅对此理论进行讨论,不对发布视频的博主进行过多评判 。
我想,有很多用这类言论劝解女性的人,都的确怀有一种“告诉你如何利用社会现实”的“善意” 。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何这套言论是有害的 。
首先,这类言论中包含了一种危险 。当女人把符合男性期待的女性特点,当作自己的性别优势,她们势必会选择“温柔”“乖巧”“礼貌”、甚至“无知” 。我见过许多女性,在比她们更年长、更有权势的男性面前,表现得比她们实际的情况更“愚蠢”,或者说“简单” 。而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 她们因为“礼貌”的要求,无法做出及时、坚定的拒绝,而这种礼貌可能是以伤害她们自身的感受为代价的 。

  • 她们因为这一系列特质被责怪,认为是她们“邀请”“容忍”了那些伤害 。

  • 她们的确因为这一系列表现,更容易成为被伤害的对象,因为对方认为她们乐于服从、没有主见 。

  • 她们的确因为这一系列表现,没有获得自己本值得的重视与尊重,她们某种程度上放弃了让自身被他人更严肃的对待 。她们掩藏了自己内心本存在的那个宏大的世界 。

当女人用性作为自己的优势时,她必须意识到,自己是在“与火玩耍” 。长期与武器相处,也有更大概率伤害到自身 。
另一种更大的伤害可能在于,长期沉浸这种价值体系中是对于这些女性的一种“恐吓” 。她们会逐渐相信,假设不这样生活,就真的很难获得自己想要的那些东西 。

婚姻 “社会对30岁以后的女性会很残酷?”所有女孩都要警惕这种鸡汤!
文章图片
在一篇题为女性怎么赚钱的视频中,博主用几个原因分析女性赚大钱为什么很难
女性似乎更容易相信,自己无法赚够自己需要的钱,无法不通过“爱情”获得幸福 。女性心理学家吉列根曾这样说:
“对于女性来说,最悲惨的不是在这个社会中受到什么样的歧视和不平等,而是在女性心中潜意识的承认这一切,产生对于男性的依赖并且给予他们决定权,将自己合理的处于一种低等的地位,缺少对于自身的信心和勇气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