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稀释规律 溶液稀释规律公式介绍】1、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 度×稀释后体积 。即: C1×V1=C2×V2 。并且强调但凡涉及物质 浓度的换算,均遵循此定律 。原理是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改变 。
2、如果要引入密度和质量分数,可以借助如下公式:C=1000ρω/M稀释定理是威廉·奥斯特瓦尔德提出的一个关于离解常数与弱电解质的离解度之间的关系 。
3、扩展资料:稀释100倍,取1ml浓溶液稀释到100ml,如果取样误差是0.02ml,那么会造成稀释后稀溶液浓度存在2%的相对误差 。如果分2次,每次稀释10倍,那么你每次要取10ml浓溶液,稀释到100ml,取样误差这时候仍然是0.02ml,那么每次带来的稀溶液相对误差就只有千分之二,就算最终被叠加了,也只有千分之四,远小于一次稀释的百分之二 。
4、如果分2次的时候是每次取1ml,稀释到10ml,那么相对误差反倒是百分之四,更不准了 。所以逐级稀释并不一定就更好,更好的前提是每次稀释后体积相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什么是溶质 溶质是什么
- 饱和碳酸钠溶液作用是什么 饱和碳酸钠溶液有什么作用
- 氯化铁溶液是什么颜色 氯化铁溶液是哪个颜色
- 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的作用有什么
- 什么是油墨稀释剂 油墨稀释剂的简介
- 溶剂质量分数是什么意思 溶剂质量分数解释
- 碘化钠溶液是什么颜色 碘化钠溶液的颜色
- 什么是运动规律 运动规律的含义
- 万事万物皆有规律 与其在自己的时区里执着改变,还真不如顺其自然遵循规律
- 什么是平衡盐溶液 啥是平衡盐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