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 , 若要问这些凭什么这样评价三毛 , 那就没有下文了 , 只有语言 , 没有事实证明 。
号称去探求事实 , 却全不用事实说话 , 只引用几个人的极端言论便作数 , 这是敷衍读者呢 , 还是另有目的呢?
从这些被采访者的言论来看 , 能轻易说人“丑”、“老”、“虚伪”的人 , 本身就很难在人品上让人信服 。 但凡人品过得去 , 第一项便不会轻易理论人的长相 , 如此恶毒的人的话 , 能有几分可信?
另外 , 做过采访的人都知道 , 倘若采访者刻意引导 , 那么被采访对象通常是会不由自主说出采访者想要的话的 。
这很好理解 , 比如 , 你采访犯罪嫌疑人的邻居 , 如果你直接问:“他是个怎样的人?”这种客观公正的提问多半会得到不被引导的正常回答 , 也就是接近事实的答案 。
本文图片
但倘若你诱导性提问说:“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杀人凶手 , 他平常是不是本身就是一个极端的人 , 经常有一些怪异的举动?”那么 , 被采访者便会开始带着被植入的主观结论去搜罗答案 , 这样一来 , 自然答案便也偏离了客观公正 。
马中欣先生是否有诱导性提问已经不得而知了 , 但可以确定 , 倘若他以三毛好友的身份去问询这些人 , 他绝对不会得到诸如“丑”、“虚伪”这样的回答 。
话说回来 , 《三毛真相》也并非完全是假话 , 他说的很多事实确实存在 。 比如 , 他在谈到三毛性格时说她怪僻、自恋、神经质 , 这便是事实 。
三毛一直都有抑郁症 , 这和她幼年的经历有关 。 这也导致成年后的她一直保持了诸如喜欢去坟场、喜欢拾荒等怪癖 。
客观讲:三毛是个病人 , 她的姐姐陈田心曾透露 , 她还曾问过自己“要不要吃她吃得快乐药(治疗抑郁症的药)” 。
这也导致了三毛过于偏激的行为特点 , 但一个病人 , 尤其一直勇于面对生活、追求理想的病人 , 是不应该被攻击的 , 她理应被理解、被尊重 。
至少 , 相比在三毛死后拿三毛来消遣的马中欣 , 三毛才是真正勇敢的:她一直那么潇洒 , 那么自在 , 敢把自己的人生当做文学来创作 。
退一万步来讲:即便 , 她的一切都是假的 , 她的文字却实实在在是真的 。 它用文字给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创造了一个那样理想的王国 , 这本身就值得世人钦佩 。
斯以为:一个经受那么多痛苦 , 遭受那么多不公的女子 , 还能写下这样美好的篇章 , 本身就是奇迹一样了 。
《三毛真相》出版很多年后 , 已经靠三毛出名马中欣在一次给学子的演讲中这样评价说:
“三毛把自己写得非常完美 , 三毛迷们喜欢三毛描述的完美形象 , 实际凡人都有优点与缺点 , 并不存在完美 。 热爱生命、面对生活、追求理想 , 其实三毛一直是这样活过来的 , 只是她走‘偏’了一点 , 偏离了现实的主航道 。 ”
即便已经步入老年 , 马中欣始终还是无法理解三毛 , 因为他觉得三毛竟然不活在世俗里 , 这让一直在世俗里的他耿耿于怀 。
很多人就是如此 , 自己不是那种人 , 便偏激地觉得:这种人就不存在 。
殊不知 , 世界之大 , 三毛之大!
本文图片
不久前 , 马中欣甚至还说:
“ 将要写一本《跨越时空访三毛》 , 让喜爱三毛的读者深入了解三毛的真实人生 。 在书中 , 我会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三毛 , 解读三毛自杀之谜 , 三毛通灵之谜 , 三毛初恋之谜 , 三毛与王洛宾之谜和三毛与贾平凹之谜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双减”第一次期末考试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快乐教育输了,佛系爸妈败了…
- 三毛|好的感情,需要去谈钱,不要不好意思
- 余生很贵,善待自己
- 夜晚,是谁在为我写着素笺
- 你和对象吵过架吗?无论是和谁在吵架的时候 冷处理与冷暴力的区别是什么呢?
- |by2再次放猛料,直接证明李靓蕾在说谎,晒聊天截屏和公证书
- 五十七写成了四十多,白先生博文穿帮,谁在他的人生中动了手脚?
- 三毛|林青霞讲述:3次灵异会三毛——纪念三毛逝世31周年
- 在乎你 听好了,谁在乎你,谁能“察觉”到的
- 三毛|和你聊天,就知道追你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