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卓|原生家庭遭“置换”,被拐儿童亲情回归尚需等待

电影《亲爱的》原型之一孙海洋终于找到被拐14年的儿子孙卓 , 与孙卓幼年时几乎同期被拐的另一名儿童符建涛 , 长大后也联系到了亲生父母 。 据媒体的报道 , 孙卓在与父母相认后仍然想继续留在山东 , 对于亲生父母“感到困惑” , 不知道该怎样安慰 。 CCTV的报道则称 , 孙卓意识到自己可能是被拐儿童时 , “大脑一片空白 , 有点蒙 。 ”
对孙海洋来说 , 十几年含辛茹苦的寻子之路终于可以划一个句号 。 对孙卓来说 , 眼前突然冒出生父生母 , 心中却未必有喜悦 。 在接受CCTV的采访时 , 孙卓直言不会留在亲生父母那边 , 为此感到愧疚 , 压力也比较大 。

孙卓|原生家庭遭“置换”,被拐儿童亲情回归尚需等待
本文图片

2021年12月7日 , 湖北荆州监利 , 孙海洋(左一)及老婆(右一)带被拐14年儿子(左二)接受媒体采访 。 视觉中国供图
孙卓被拐时还是幼年 , 在养父母家里生活了14年 , 已经是一名18岁的小伙子 。 也就是说 , 在他的成长历程中 , 养父母才是于他有抚育之恩 , 给予他爱、关怀、支持以及天伦之乐的原生家庭 。 突然寻来的生父生母 , 对孙卓来说暂时还是陌生人 。 为此感到纠结和困惑的孙卓说 , “现在多了一个家 , 这边是我的父母 , 那边也是” 。 即便慢慢熟悉了亲生父母 , 此时陪伴自己童年、青少年关键成长历程的养父母恐怕也比亲生父母更亲近 。 他“坚定”地评价养父母:“非常好 。 ”
对于孙卓的表现 , 网友们的看法莫衷一是 , 这与很多人以为的“大团圆”结局相距甚远 。 为什么会这样?从心理学上讲 ,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 , 与生俱来就有着依恋的本能 。 当抚养自己的生父母被养父母替换后 , 孩子的依恋对象就从生父母逐渐转移到给予自己更多抚育、照料和关爱的养父母身上 。 十几年的成长岁月 , 四千多个共处的日日夜夜 , 点滴的亲情互动、交流已深入骨髓 , 所以 , 18岁的孙卓自然地 , 也必然对养父母以及两个姐姐产生牢不可破的依恋 。
键是 , 求子心切的养父母对待他甚至比对待亲生女儿更好 。 一对养父母 , 两个姐姐照顾着家里唯一的“儿子”“弟弟” , 孙卓没有任何理由和机会对如此关爱自己的养父母家庭产生疏离和罅隙 。
对于幼童来说 , 从生父母抚养变更为养父母抚养 , 无论成年人的世界是怎样的一种置换 , 他都会积极地适应抚育环境的改变 。 不管拐卖的性质如何恶劣 , 对幼童来说 , 有分别的只是抚养人怎样对待自己 , 所以 , 多年的养育之情才是真切而深刻的记忆 。
可是 , 对于生父孙海洋说 , 孙卓的养父母本质上是有着“夺子之恨”的人 。 正是因为对“儿子”的迷信观念 , 才促使了人贩子铤而走险 。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 , 人们普遍具有朴素的“公平世界假设” , 认为世界是公平的 , 善有善报 , 恶有恶报 。 如果人们与生俱来的这种朴素的“公平世界假设”被打破 , 社会信任和利他的基础就被破坏掉 。 被拐孩子的养父母作为拐卖儿童犯罪的源头 , 理当承担于理于法的惩罚性后果 。 可是 , 对于事实上的受害人——孙海洋却处于两难局面 , 无法理直气壮地诉求孩子的养父母承担法律后果 , 使整个事件折射出一种伦理困局 。
孩子从幼儿、童年期、青春期一路走来 , 那些点滴的成长记忆 , 沉淀在养父母的家庭之中 。 换言之 , 养父母的家庭事实上已经成为孩子的“原生家庭” 。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 养育孙卓14年 , 同时又对他“很好”的养父母 , 已经成为孙卓自我概念中的一部分 , 也是他未来生命历程的一部分 。 与生父母的感情更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规范 , 是道义上的;与养父母的感情却是来自童年、青少年期“原生家庭”的熏染 , 是目前难以割舍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