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一个人没有朋友,也不在乎亲情,原因多半是以下几个

01
有人说:“亲情是不可以选择的 , 朋友却可以 。 ”
亲情是血脉相连的感情 , 是老天赏赐给我们的“大礼” 。 曾经 , 我们都相信 , 在家靠亲人 , 出门靠朋友 。 到了一定的年纪 , 就会发现 , 血溶于水的才叫亲人 , 互帮互助的才叫朋友 , 若不是这样 , 还不如一个人独来独往 。
虽然 , 我们在社会上混 , 免不了要和人打交道 , 要有利益交换 , 但是不能把利益和感情混为一谈 , 只是习惯了逢场作戏罢了 。
感情 , 就像一杯茶 , 从浓烈到淡如水 , 只是几次勾兑就好了 。 换一种说法 , 就是经历了几次伤害之后 , 就看透了感情 。
因此说 , 有一种人 , 没有朋友 , 不在乎亲情 , 却活得很好 。 这样的处世态度 , 不能说好 , 也不能说不好 , 只能说各有各的滋味 , 需要尊重 。

亲情|一个人没有朋友,也不在乎亲情,原因多半是以下几个
本文图片

02
看淡了亲情友情 , 是保持了自己的天性 , 不被别人同化 。
《三字经》里说:“人之初 , 性本善 。 ”
荀子说:“今人之性恶 , 必将待师法然后正 , 得礼义然后治 。 ”
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 , 让我们一头雾水 。 一个人出生的时候 , 到底是恶毒的 , 还是善良的?
事实上 , 我们的本性是善良的 , 只是后天可能要被恶毒的东西感染 , 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 , 把恶念从心底根除 , 用道德礼仪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
当我们学成之后 , 就能够拥有“百毒不侵”的本事了 。 因此 , 善良就像一道光 , 伴随自己一生 。
如果一个人的身边 , 多半是一些尔虞我诈的亲戚朋友 , 还有一些唯利是图的人 , 一直在虎视眈眈 , 那么就要狠心拒绝和他们交往 。
做人 , 就要像荷花一样 , 出淤泥而不染 , 不枝不蔓 。 每一朵荷花 , 都是独自亭亭玉立 , 不和谁牵扯在一起 。
不因感情的得失而毁掉自己 , 不因生活太孤独而随意合群 , 就是一个人拥有了荷花的品格 。
03
看淡了亲情友情 , 一直很自律 , 不需要别人约束自己 。
古时候 , 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好的生活环境 , 多次搬家 。 最后 , 他们在学堂旁边定居 , 孟子也走进了学堂 , 学习礼仪 , 博览群书 。
搬家 , 会让一个人失去原有的邻居 , 也会和亲戚、儿时的玩伴距离越来越远 。 孟子搬家 , 还有一层含义 , 就是母亲用行动来约束他 , 逼着他去热爱学习 。
在现实生活中 , 很多中年人都从老家搬走了 , 去了不同的城市 。 人生从此开始漂泊 。 偶尔回一次老家 , 也很少和亲戚、玩伴聚会了 。
小时候 , 身边的人 , 总是通过各种方式来约束你 。 “这不能看 , 那不能做 , 其他的不能动......”这样的话 , 是吓唬你 , 也是在引导你走正道 。 一个人出门在外 , 任何时候 , 任何事情 , 只能自己去把握 。
当你习惯了独来独往之后 , 你会发现 , 自律比他律更好 。 正所谓 , 越自律越自由 。
古人说:“物以类聚 , 人以群分 。 ”你和亲戚朋友都断交了 , 就意味着你不再被感染 , 也不要谁叮嘱自己 。 慎独的功夫 , 可见一斑 。

亲情|一个人没有朋友,也不在乎亲情,原因多半是以下几个
本文图片

04
看淡了亲情友情 , 是敢于得罪人 , 不主动讨好任何人 。
春秋时期 , 齐国的大臣晏子 , 去楚国出差 。
楚王问他:“齐国人是不是喜欢偷盗啊?他们来到楚国 , 尽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 ”
晏子回答:“大王你听我说 。 南方的柑橘 , 移植到了北方 , 果子就变得很酸涩 。 这是因为水土不服啊 。 齐国的人 , 在齐国都是良民 , 到了楚国就变坏了 , 也应该是水土的问题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