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半生,难得糊涂
孔子曰:“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对于古人而言 , 五十岁是人的前后半生的分水岭 。
而今的五十岁 , 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 。
虚晃半生 , 父母康健 , 子女孝顺 , 夫妻和睦 , 便是莫大的幸福 。
一片枫叶随风舞落 , 也许 , 年轻人看到的是“死如秋叶之静美”;
而历经沧桑的中年人 , 看到的则是生命衰败的寂寥 。
对于经历不多 , 阅历尚浅的人来说 , 世界充满了未知 。
可能因为自身的局限性 , 错判了这个世界 。
而对于经历过大起大落阅历丰富的人来说 , 可能已经顿悟了生命的本质 。
文章图片
儿孙自有儿孙福
在大多数父母的眼里 , 孩子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 , 捧在手里怕碎了”的存在 。
以至于孩子长大成年 , 心智依然不成熟 。
疼爱孩子 , 本无可厚非 , 但爱 , 需要持方有度 。
超过一定的限度 , 就会变成溺爱 , 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
人到中年 , 孩子大多也到了而立之年 , 应当学着独当一面 。
此时 , 如果为人父母再不放手 , 就会使孩子因过于安逸而退化其成长的能力 。
再者 , 父母与孩子的代沟由于年龄差异 , 有些不可逾越 。
以“为你好”的名义 , 过问或者“操劳”孩子的生活;
【人过半生,难得糊涂】久而久之 , 也会好心办坏事 , 加重为人子女的心理负担 。
文章图片
有一种这样的说法:“手纹越是错综复杂 , 就越是操劳的命数 。 ”
也许有一些道理 。
人在年轻的时候 , 世界观大多非黑即白 , 非此即彼 , 俗称 , 认死理 。
与人相交 , 谨言慎行 , 生怕说错话 , 做错事 , 将人得罪了 。
但对于别人对自己的不公允的行为 , 也是多半眼睛揉不得沙子 。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 尤其走过半生 , 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 , 心境相对来说会比较平稳 。
有一点风吹草动 , 不再大惊小怪 , 有一些伤春悲秋 , 也不会弄得人尽皆知 。
文章图片
古人说 , 糊涂难得 , 难得糊涂 。
的确 , 不再年富力强 , 就意味着 , 有些麻烦能避则避 , 不要过于较真 。
与他人为难 , 最终也让自己不悦 。
老骥伏枥 , 不必志在千里
大多数人 , 辛辛苦苦操劳大半辈子 , 就是想安享晚年 。
但有的人好像生来劳碌命 , 不服老 , 非与“小年轻”试比高 。
如果失败 , 就会顾影自怜 , 感慨自己“老不中用” , 其实 , 这样的想法 , 不足取 。
人的一生 , 伴随着各个人生阶段 , 每个阶段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不同
年轻的时候 , 努力奋斗自然当仁不让 , 年老的时候 , 颐养天年也未尝不可 。
这就好比农民伯伯辛苦一季;
到了收成的季节 , 就可以大大方方的“枕着馒头睡” , 人也如此 。
年轻的时候 , 付出辛劳 , 培育子女 , 敬业奉献 , 完成了个人使命 。
半生已过 , 也就可以功成身退 。
人过半生 , 就会明白 , 大多的不快乐 , 看似是对他人或对事物不满;
其实是在跟自己较劲 。
因为 , 毁的是你的心情 , 而别人不会因为你的喜好而转变 。
文章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婚姻|为什么女人过了50岁,反而更需要男人?3个女人说了心里话
- 01小梅和老公是大学同学 婚姻出现危机时,大可不必觉得自己的后半生就无望了
- 妻子|《家族荣耀》:娶什么样的老婆回家,就决定你后半生是否幸福
- 男人过了60岁,不要再做这些事情,过来人告诉我们哪些事情
- 女人过了60岁,一定要做好这些事情,过来人告诉我们哪些事情
- 人过半百后 61岁老人选择和初恋再婚,两年不到却后悔不已
- 女人过得好不好,一眼可以看出来
- 夏莫|一个女人过得好不好,从“花钱”便可以看出来
- 人过五十,还执着于这几件事的人,就是没有活明白
- 人生就像一条路径 人过五十,别轻易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