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逼我生孩子
婚前约定好,我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不要逼迫 。长辈的逼生无所谓,我不可能因为他们的念叨而改变自己的人生 。
如果生了孩子,女孩随女方姓,男孩随男方姓
生孩子的费用及产后康复的费用由男方全额支出
毕竟我承受了痛苦,他不能一毛不拔 。
孩子的花销AA,产假结束后我正常上班,请阿姨照顾孩子,请阿姨的钱AA
尊重我的决定,别想让我放弃职业专门照顾家庭
不要说我算计,要公平就要彻底的公平,不要吃着旧观念的红利,还要新时代的好处 。
这话一出,又掀起了另一场“男权”和“女权”的世纪对决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看完了两个故事,很多人不免感慨,
在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今天,彩礼仍然能在当代男女的心里占据这么高的地位,甚至能够决定婚姻的存亡 。
那个喊着“要彩礼一切免谈”的小伙子,把婚姻捆绑于冰冷的法律条款 。他把婚姻当作竞争而非合作,把夫妻视为对手而非队友 。
那个表态“不要彩礼要平权”的姑娘,试图让自己远离婚姻的鸡毛蒜皮,可是生活里的细枝末节,如何能用几句话撇清 。
《凤凰周刊》说,中国式彩礼,男人拿不出,女人拿不到,本质上还是双方家庭经济与综合实力上的互相筛选 。
实际上,彩礼的背后,还蕴藏着两个更深层次的矛盾和现实 。
【彩礼 都2021年了,小伙一句“要彩礼一律免谈”,还能引来10万人骂战…】第一,是男女地位的矛盾 。
南开大学李永萍老师研究彩礼多年,实地调查后发现,越是贫困的地区,越容易出现高价彩礼,反而在大城市、南方一些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农村地区,彩礼不升反降 。
有意思的是,如果男方家庭经济条件已经很差了,女方反而还会多要一点彩礼 。
因为这笔钱,对她们来说就是一笔“保险金” 。

文章图片
本就生活在城镇乡野,女方无法确认男方未来家庭的收入状况,也无法完全凭运气赌一把,将自己的未来都建立在一个男人的良知和责任心上,彩礼就成了一种“婚姻偿付” 。
而对女方来说,她日后要承担生育、抚养儿女、职场歧视、赡养公婆等一系列责任,还要承担离异带娃、社会舆论的风险 。
所以直白地说,彩礼就是男权社会对女性价值的一种补偿 。
这不是由某一个女性决定的,而是沉淀了千百年的彩礼的文化内核 。

文章图片
@王慧玲
第二,是新时代观念和原生家庭宗族旧俗的矛盾 。
即使新一代年轻人多已不在意彩礼的价格,可一旦谈婚论嫁,两个人的事情就会变成两个家庭的事情,两个家庭就会牵扯进当地的风俗文化 。
在河南吕楼村,彩礼可以根据女方的学历“定价”:本科15万,大专12万,中专10万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现在单身的人那么多,其实都存在这种原因
- 深圳宝山技工学校│有些事,说出来,那都不是事!
- 九言|每次归程,都是为了更好出发,每次停歇,都是为了积攒能量
- 归程 九言 |每次归程,都是为了更好出发;每次停歇,都是为了积攒能量
- 真正厉害的人,都会努力逼自己做好这三件事
- 很多人都这样觉得 71岁大爷说“退休之后,一定要留钱养老
- 老同学发来 “一个群的短文” !说得太好了,值得一读~有群的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