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我们仨》:最好的生活状态,释然,淡然,坦然( 二 )
他们不追求物质 , 只想丰富精神世界 。
有段时间 , 钱钟书和杨绛蜗居在年久失修的储藏室里 。
房子的外墙裂出大缝 , 内部空间狭小 , 他们用铁书架隔出卧室 , 睡在两张行军床上 。
办公的书桌也非常局促 , 刚好够容纳稿纸和一本书 , 杨绛只能将翻译所用的大词典摊放在床上 。
冬天供暖不足 , 房间里需要烧蜂窝煤 , 他们有一回被煤气熏到 , 差点危及生命 。
上级领导多次提出要改善工作和居住环境 , 都被他们拒绝了 。
理由是这里离文学所的图书资料室很近 , 方便借阅书籍 , 还能跟外文所的年轻人交流学习 。
就在这样一间陋室中 , 钱钟书翻译了毛主席的诗词 , 完成了《管锥编》初稿 , 杨绛则翻译了《堂·吉诃德》 。
他们也不渴望名声 , 只专注于做学问 。
1990年 , 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拍成了电视剧 , 他一夜之间变成了名人 。
各界人士都慕名而来 , 要求一睹他的风采 。
夫妻俩并不享受众星捧月的风光 , 而是苦恼无法安心读书 。
杨绛在《我们仨》中感慨:“假如他没有名 , 我们该多么清净!”
她常常为钱钟书挡客 , 夫妻俩在满室书香中静静地工作 。
他们这一生低调、朴素、淡泊名利 , 却活得比谁都满足 。
正如杨绛自己所说:“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 , 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 ”
世间浮躁又喧嚣 , 但越是在复杂的环境中 , 越要做一个简单而淡然的人 。
欲望越多 , 烦恼就越多 , 最终困于俗世中挣扎不得 。
懂得删繁就简 , 保持心境平和 , 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
文章图片
3
无常间坦然
历经人生坎坷和世事变迁后 , “我们仨”终于有了一个真正的家 。
1977年 , 杨绛、钱钟书和钱瑗搬进了宽敞舒适的三河里寓所 。
每天 , 钱钟书和杨绛在起居室各据一书桌 , 专注地读书工作 。
工作之余 , 他们会去附近或院子里来回散步 。
等钱瑗下班后 , 他们就围坐在一起 , 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遇到的趣事 。
然而 , 世间好物不坚牢 , 彩云易散琉璃脆 。
1994年 , 钱钟书患上膀胱癌、右肾萎缩坏死 , 身体每况愈下 。
次年 , 钱瑗又被查出了肺癌晚期 , 手术也无力回天 。
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 , 杨绛强忍悲痛 , 表现得异常坚强 。
她白天为丈夫送饭 , 晚上又去陪伴女儿 , 在两家医院间来回奔波 。
只可惜 , 她竭尽全力 , 却依然留不住他们的生命 。
1997年 , 钱瑗撒手人寰;一年后 , 钱钟书也与世长辞 。
本是安享天伦之乐的年纪 , 却接连遭遇丧女、丧夫的打击 , 命运对杨绛是何等的残酷 。
她没有被凄苦孤寂击垮 , 把一个人的日子过得明媚灿烂 。
她笔耕不辍 , 不辞劳苦地翻译了柏拉图的《斐多篇》 , 写就了《我们仨》、《走在人生边上》 。
她一头扎进书堆 , 花了13年时间 , 夜以继日地整理出了钱钟书所有的学术遗稿 。
她还注重养生 , 坚持饮食清淡、锻炼身体、规律生活 , 以便有精力完成工作 。
当外界误以为她很孤独时 , 她也风趣地回应:
我现在要做的事很多 , 那么多的事只有我一个人来做 , 我现在是“绝代家人” , 这个“家”是家庭的“家” , 不是“绝代佳人” , 我没有后代 , 我不去做就没人能做了 。
坦然接纳双亲的离去 , 洒脱面对命运的无常 , 她充实而安然地度过了晚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开端》众生皆苦!除了小人物让人破防,还隐藏着什么样的思考?
- 姐妹花|电视剧《女人万岁》杀青,殷桃、刘以豪等领衔主演
- 《今生有你》:谈静老公闹事,儿子生病,她能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 《今生有你》40多岁被离职的老赵:他的话,揭开职场人的隐痛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
- 西京|《镜·双城》西京云沫:此生与君相爱,不负空桑,更不负这份深情
- 葛薇龙|三刷《第一炉香》:明知道乔琪不爱自己,葛薇龙为何还要嫁给他?原因有三
- 再回首 《再回首》发现平平淡淡才是真!
- 李莫愁 《神雕侠侣》:到死仍是处女的李莫愁,她拿得起,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