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卓|孙海洋彭四英带着孙卓游庐山:这场迟到的旅行,到底意味着什么?


孙卓|孙海洋彭四英带着孙卓游庐山:这场迟到的旅行,到底意味着什么?
本文图片

一家三口游庐山

孙海洋彭四英带着孙卓离开阳谷后 , “一家三口游庐山”的事情引发舆论围观 , 甚至有媒体将其称之为“迟到了14年的旅行” 。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 即便这场“认亲”已经走进现实 , 但是旁观者的叙事依然停留在“错位的14年” 。
实际上 , 就“一家三口游庐山”的事情 , 对于孙海洋彭四英及孙卓来讲 , 只是返回深圳途中的休整行为 , 并非真的是为旅行而旅行 。 但是当人们看到“一家三口游庐山”图景时 , 就不由得往“小确幸”上套 , 并且想到“错位的14年” , 便会生发出复杂的感慨 。
不得不承认 , “寻亲”、“认亲”、“融亲”对于旁观者来讲 , 它本身即意味着理想主义 , 也昭示着现实主义 。 就比如透过孙海洋“寻亲”的历程 , 虽然结局确实比较理想 , 但是并不意味着“天下无拐”真能实现 。
之所以这样强调 , 跟悲观与否无关 , 而是在现实的世界里 , 我们无法预料的事情简直太多 。 要知道 , 比起“找到孩子的家庭” , 那些“找不到孩子的家庭”可能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 只可惜 , 旁观者的眼睛更乐于聚焦悲喜交加的圆满结局 , 而那些彻底绝望的家庭 , 却往往难被看见 。
在这个问题上 , 要承认旁观者的叙事是有选择性的 。 那么多丢孩子的家庭 , 为何只有郭刚堂和孙海洋成为媒舆的宠儿 , 就在于他们俩的寻亲经历充满戏剧性 , 以至于电影创作才会选中他们俩(郭刚堂是《失孤》原型;孙海洋是《亲爱的》原型) 。
当然这里的戏剧性 , 主要在于能反映人性的“真善美”:既要有个殊性 , 也要有共通性 。 只是我们会发现 , 在所有的“认亲”实践上 , 基本上都是生父母想让孩子回归 , 如果生父母这方面的意愿没那么强烈 , 或现实条件不允许 , 那么“认亲”基本就是确认“孩子还活着”或“孩子过得好” , 并且这在“认亲”实践中是常见的结局 。
平心而论 , 人们在看到“一家三口游庐山”的事情时会不由得感慨 , 就在于这样的“小确幸”图景确实很难得 。 因为孙海洋彭四英能在14年后再次跟儿子孙卓同框 , 这对于他(她)们来讲可能想都没敢想 , 毕竟对于“找到孩子”这件事情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
在这个意义上 , 孙海洋彭四英显然是幸运的 。 只是就“一家三口游庐山”的心境来讲 , 可能更多是出于对“融亲”局促的破解 。 毕竟对于孙卓的回归 , 他回到深圳念书只是开始 , 而他之后能不能处理好“内心的撕扯”(跟养家的情感勾连) , 依然是个未知数 。
因为在当前“认亲的氛围”中 , 孙卓可能显得比较看得开 , 但是当媒舆的热度退却 , 生活的节奏平稳下来后 , 他总还是会反刍过往的琐碎 。 这跟养父母买他的“罪恶性”关系不大 , 更多是基于他(她)们发生过生活上的实质勾连 , 也就是无法遗忘的“错位14年” 。
另外 , 不少人强调孙卓已经回归生父母的家庭 , 是不是媒舆的关注度该降一降 。 在这个事情上 , 其实无需担忧 。 因为人们谈论孙海洋的“寻亲”、“认亲”、“融亲”等 , 主要在于对拐卖行为的侧面抨击 , 也就是“寻亲”、“认亲”、“融亲”等越艰难 , 就越能反映出拐卖行为的罪恶性 。
并且也要明白 , 孙卓既定的被拐命运 , 对他来讲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 只要孙卓自己没有觉得不舒服 , 就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 当然媒体在相应的报道上 , 舆论在对应的围观上是该保持克制:不夸大事实 , 不偏离因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