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
可以说是以祭“老人房”为中心的全民性的祭献活动 。解放前,凡有布依族分布的地区,几乎每个材寨都建有专供祭祖的“老人房” 。有的放有神牌、香位或挂有皮鼓、铜鼓,平时不许人进出,更早一些时候还有专人守候 。每年凡到这一节日前,由村寨轮流承担祭献的承头户,挨家收集祭献所需的东西或捐款,天黑前把祭品(包括鸡、猪肉、各种熟荣和果品)送至“老人房”内,然后由承头户负责祭献 。祭毕,由祭献者在老人房共享这些祭品 。但在祭献或进食的过程中,有一条传统的禁忌必须严格遵守,那就是不许任何人在这种场合讲话、发出笑声,更不准放屁 。
据说要是在祭献中有人发出声响,就会招致祖先对看管各种野兽的失灵,到时,村寨里的家禽、牲畜就会遭受野物的偷袭和咬吃 。如那一个冲犯了这条禁律,就必须承担全部重祭的一切费用 。有些村寨,习惯上还要在那天上,虐诚地在大门上放一个鸡蛋,并面对祭“老人房”的方向表示敬意,到了深夜则由祭献人分头到每家门上取回 。在此过程中,都不能发出任仍声响 。祭老人房的后两天,一般均不许干农活,青年男女也可邀约到寨外山野僻静处唱歌对调玩耍 。无论是聚居区或杂<居这的布依族人民,都把建盖老人房和从事这一祭献活动,看成是与本民族固有文化特彼密不可分的、具有“共同心理素质”的传统表现 。
三月三
三月三是传统的民族节日 。地区不同 。节日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在贵州省贵阳市马当地区的布依族,将每年的农历三月三称为“地委会”节 。据布依族老人讲,开春以后,地蚕危害庄稼,啃食包谷苗等农作物 。于是,在三月初三,他们将炒好的包谷花带到坡上去祭地蚕 。他们在山坡上边唱山歌边吃包谷花,据说这样可以“迷住”地委,堵住它们的嘴,使他们不能咬种子和禾苗 。有的地区将这一天作为祭社神、山神的日子 。社神是一村或邻近几个村共建社们,临时集资买猪、牛宰杀供祭供家之日,外人禁止入村 。这一天,望漠的布依族要吃三色糯米饭,关岭地区要做清明粑,贵州省西部地区布依族人民要扫墓 。有的地区这天集会唱歌游玩,进行社交活动 。
相传有一家三个亲姊妹同嫁在一个寨子里,日子过得都很好 。有一天,外公想去看看外孙,三家的外孙们听说后都争着要外公先到自己家去 。外公说,在三月初三那天,你们把自己做的最好的糯食带到寨子路口,看谁家的味道好我就先到谁家去 。这天,大女儿家炸了油团,二女儿家打了糍粑,三女儿家做了五色糯米饭,外公来到寨口,把三家的东西打开一看,五色糯米的色泽鲜艳,味道清香,他最喜欢,于是就先去了三女儿家 。
从这以后,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布依族家家户户都要做花糯米饭来招待亲戚朋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节 。
标签:盘点布依族传统节日大全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历史悠久的壮族稻作文化
- 积淀历史的羌族音乐:古韵
- 精美的赫哲族的服饰文化
- 惟妙惟肖的裕固族民间美术文化
- 东乡族圣纪节的习俗与文化
- 德昂族独特的古老乐器:水鼓
- 基诺族新米节的来历与风俗
- 具有独特风格的柯尔克孜族刺绣
- 怒族有趣的风情与传统民俗
- 藏传佛教与藏族文化的关系是什么?